標準普爾副董事曾怡景昨日在電話會議中表示,暫時未見非典型肺炎對本港銀行評級構成影響,但疫情若持續,或會對銀行的盈利及資產質素帶來壓力。不過,本地銀行盈利能力強,資本充足,業界的不良貸款比率會否因疫症因素而上升,則要再觀察一段時間。
曾怡景說,首季由於未爆發肺炎,本港銀行在進一步降低不良貸款比率上,表現良好,疫症出現後本港的整體出口仍然穩健向好,現階段未對本地銀行業造成重大衝擊。至於銀行評級,則很大程度繫於本港經濟狀況發展。
對於中國金融體系(包括城市商業銀行及農村合作社)的不良貸款狀況,標普認為,其預測水平較官方公布的數字,可能高出一倍至50%。他認為,人行希望在2005年,將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率降至15%的目標,最少需時約10年、涉及額外增資達5000億美元(3.9萬億港元),除非當局採取諸如注資、轉移壞帳至資產管理公司或發行長年期債券等其他措施,才能快速降低壞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