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出了一本書,滿心歡喜拿回來一看,印得錯漏連篇,那感覺,像吃飯吃到蒼蠅一樣惡心。
出書這回事,一定要親力親為,書稿盡量自己校對,校完一次又一次,才能把錯字減到最少。當然,出版社的校對和編輯也很重要。自己寫的東西,自己校對的時候會有盲點,這些盲點,就要靠旁觀者了。書出了,當然希望一個錯字都沒有,但很難,當你把書打開之後,看着看着,就看到了錯字。那你只有把希望寄託在再版上了。
我很喜歡阿城的作品,他的《棋王》我買過許多不同的版本,有的送人,有的不知塞到甚麼地方去了。前些日子,在書店裏見到,又買了一個新版本,出外旅行的時候帶在身邊,一邊看一邊發火,錯字實在太多,好像那一家出版社的校對都死光了。
一個人,寫了一本書來,如果這是他唯一的出版機會,卻碰上了一家不負責任的出版社,這本書又銷售不好,再版無望,那這個人的唯一一次,也就給毀了。他本來想在書架上添一本自己的作品,結果,那本書卻成了書架上的一個污點,每次看到都扎眼。
這種人生的沮喪,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只是因為出版社的校對和編輯沒有用心。他們如果可以用一下心,想一想自己稍為仔細一點,就可以避免造成人家一輩子的遺憾,那麼事情就會好得多。
同樣,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用心一點,想想別人,世界也會美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