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話要說,謝謝。」韓戰結束半世紀以來,美國、北韓和中國周三首次舉行三方會談,在北京討論北韓核危機,但首日會談後美方代表只對記者留下這句說話。外交界認為,由於北韓代表職級相對低,這三天會談難望打破美朝關係的僵局;而美國會前揚言不會被北韓核武嚇倒,立場強硬,反映會談艱難。
今次是北韓核危機爆發半年來,美朝首次正式會談。三方會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屬閉門會議,談判內容未公開。東道國中國由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傅瑩代表,美國代表團由助理國務卿凱利率領,代表北韓的是外交部美洲司副司長李根。
凱利在會議前先與中國官員會面,共晉「工作早餐」。三方代表在首天會議後均無回答記者問題,凱利只說了句:「今天無話要說,謝謝。」
自去年北韓向美承認秘密發展核計劃後,雙方關係不斷惡化。北韓只肯與美單獨談判,希望美朝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華府保證不會攻打北韓;美國堅持聯同日本、南韓舉行多邊談判,且要平壤放棄發展核武,才考慮作出安全保證。今次在中國安排下舉行會談,雙方均作出了讓步。
美國堅持這是多邊會談,國務卿鮑威爾說,「中國不但是會議主持人和召集人,還會參與討論」。但分析家認為中國在會談將盡量保持中立。鮑威爾在會前表明美國不會害怕北韓的核武,並會設法面對這威脅。他說:「美國有經濟、政治、外交和軍事實力,不會害怕某一政權(北韓)的小量核武。」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周二則重申暫時無計劃發動攻打伊拉克以外的另一場戰爭。
三方會談雖然還有兩天才結束,但外交界不抱厚望。一名西方外交官指出,北韓代表李根是相對低級的官員,不能決定作出重大讓步或達成重大協議,「他的談判空間非常、非常小」。
加上雙方分歧嚴重,本周達成協議可能性甚低,預期將展開更多會議才可化解今次核危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表示:「這次會議旨在有個開始,讓我們可提出一套實在而不能逆轉的方法,阻止北韓的核武計劃。我肯定平壤也會闡明他們的立場。」
白宮發言人弗萊舍較早前說,會議後若繼續舉行會談,美國會力促讓日韓也參與。南韓外交部長尹永寬估計,要化解北韓核危機,可能要花上兩至三年。
俄羅斯則對三方會談潑冷水,副外交部長盧斯沃科夫周三對記者稱,美朝在核危機中對峙,「可能最快明天便會有災難性發展」。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