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美引擎 支持撤伊制裁<br>法討好美國遭冷待

購美引擎 支持撤伊制裁
法討好美國遭冷待

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大捷後,戰前大力反對攻伊的法國改採「務實」態度,除對美國推翻侯賽因政權表示高興,近日更向美國公司購買飛機引擎,甚至突然順着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提議暫停制裁伊拉克。但種種示好姿態顯然無法讓美國消氣,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公開表明要法國承擔反戰後果,看來美法恩怨的好戲還在後頭。

法國《世界報》周二報道,法國有股份的歐洲空中巴士公司,可能向美國公司PrattandWhitney洽購引擎,作為A400M軍事運輸機的引擎;這並非出於商業或技術考慮,而是基於政治理由,旨在紓緩美法緊張關係。
除了給美國公司生意,法國在外交層面更盡量討好美國,在聯合國解除對伊拉克制裁一事上不惜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變。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日前提議立即解除對伊的十三年制裁時,法國和俄羅斯持反對立場,表示應根據聯合國決議待武器調查團核實伊拉克沒有大殺傷力武器,才同意解除制裁措施。
但在周二的安理會上,法國駐聯合國大使德拉薩布利埃突然拋出一項提議,建議立即中止對伊拉克的非軍事制裁,即撤銷所有貿易和投資制裁,只保留武器禁運;至於石油換取糧食計劃仍由聯合國控制,逐階段取消。白宮周三強調必須撤銷而非暫停制裁伊拉克。

俄德堅持要完成武檢
這項提議令與會人士大感錯愕。德拉薩布利埃還理直氣壯地呼籲安理會是時候因應新形勢,對伊拉克「採取務實態度」。但同屬「反戰鐵三角」的俄羅斯和德國,仍堅持待聯合國武檢員重返伊拉克核查後,才決定是否撤銷制裁。
法國轉為支持美國的立場,卻未能討好美國。美國態度相當冷淡,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只說法國此舉「可能邁向正確方向」;國務卿鮑威爾周三接受美國公共廣播社訪問時,美國會根據法國在伊拉克戰事的立場,檢討美法關係。
當被問及法國會否因為反戰立場而面對制裁時,鮑威爾斬釘截鐵地說:「會。」鮑威爾稍後會向法國商討懲處措施。

美明確表明懲罰法國
據美國官員透露,喬治布殊安全及外交班子的助手周一曾開會商討對付法國的措施,與會者未有共識,但副總統切尼辦公室極力主張嚴懲法國。
商議中的懲罰方法,包括在北約會議架空法國,透過法國沒份出席的北約防衞計劃委員會商討防務;更甚者是不邀請法國出席由美國主辦或資助的會議。
一名官員表示:「他們正嘗試找方法製造另類機制對付法國,甚至在各方面,由部長級以下都盡量少跟法國磋商。」
法國示好而未被美國接納,反遭美國冷言冷語對待,甚至考慮行動對付,外長德維爾潘為法國反對美國攻伊立場辯護說,法國「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維護國際法,即使這樣做有冒犯長期盟友美國的危機,法國仍會勇往直前。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