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點發燒,又咳又頭痛,是否患了「沙士」?這樣的說話最近經常聽到。其實每逢天氣轉變,最易患上流感,加上近期非典型肺炎肆港,病症與感冒相似,搞到人人嚇餐飽。於中醫角度,非典型肺炎是流感病毒變種而起的,要預防最重要還是增強抵抗力,今次介紹幾款湯水食療,等大家防患未然。
記者:區佩嫦 攝影:陳偉強 ImageGirl:Irene
鳴謝:中醫師何國璋教授
防流感食療
以下幾款食療湯水,最適合在這段「春瘟」期間飲用,可增強個人的體質,預防流感。
以竹絲雞煲湯味道較一般雞甜,竹絲雞含有豐富蛋白質,具有補氣補血的效用,再配合中藥一同炮製後,更能滋養肝腎、補益脾胃,最啱氣虛體弱、半夜見口乾,舌苔白而邊紅的人飲用,當中以糖尿病或肝腎陰虛者最啱。若以鵪鶉2隻來代替烏雞,效果可更佳。
材料:淮山5錢、百合5錢、蓮子5錢、沙參3錢、黨參5錢、津玉竹4錢、紅棗10粒、瘦肉4両、竹絲雞1隻、生薑2片、鹽適量。
製法:將竹絲雞及瘦肉洗淨以薑拖水,以8碗清水煲滾後,改用文火煲2小時。
夏天最鍾意飲竹蔗茅根水,原來飲得多都可以預防流感。茅根水有清熱利濕作用,最啱胃口差、尿黃、易發脾氣和經常食煎炸食物的人飲用,而小朋友多飲亦無妨。
材料:竹蔗2斤、茅根5錢、馬蹄10粒、紅蘿蔔2條、冰糖適量。
製法:將紅蘿蔔、馬蹄去皮切塊,竹蔗開邊。將材料加入8碗清水煲滾,改用中火煲1小時,以適量冰糖調味。
粥具養生效用,配合北蓍、白朮更能補氣,營養五臟六腑,此粥老少咸宜。
材料:北蓍5錢、防風5錢、白朮1両、生薏米1両、紅棗20粒、珍珠米適量。
製法:北蓍、防風、白朮、生薏米放入煲湯袋內,以清水8碗浸20分鐘,用大火煲滾改用文火煲40分鐘,去料後加入珍珠米及紅棗煲成粥。
治流感藥療
睇完幾款可以預防流感的食療,以下幾款便是醫治流感的藥療,每款藥療均適合不同體質的人飲用,只要對症下藥,連續飲用3天便可見效,若服後感不適,應即停止服用及看醫生。
患上流感經常會咳嗽,咳得多自然傷肺,這款龍脷水用上能潤肺健脾的蘋果及雪梨,配合龍脷葉更能固肺潤燥、生津止咳,最啱因傷風感冒引起的無痰咳嗽、喉嚨痛、大便不暢或乾硬等症狀的人飲用。除了患流感時服用,平日飲用亦可。
材料:蘋果2個、雪梨2個、龍脷葉3錢、南杏5錢、北杏3錢、無花果6粒、蜜棗4粒。
製法:將蘋果、雪梨洗淨留皮去芯,將材料洗淨與8碗清水同加入煲內,煲滾後改用文火再煲1至2小時即成。
當濕邪入肺時,便會引致喉嚨痛、咳中帶痰兼喘促,而且還會頭痛、發燒、舌苔白潤等。這藥以宣肺除痰利咽喉為主,配以滑石、葦莖及桔梗,能去濕兼開提肺氣之用。
材料:連翹5錢、牛蒡子3錢、銀花3錢、射干1錢半、馬勃1錢、加滑石5錢、葦莖5錢、桔梗3錢。
製法:把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煲內,加入5碗清水煲40-45分鐘便可。
風溫時風邪會入侵肺部,所以肺部會感到不適,喘咳、呼吸熾熱、口渴、多汗等均是風溫的症狀。可用麻杏甘石湯加黃芩、魚腥草等,以解決肺熱及喘咳問題。
材料:麻黃2錢、杏仁3錢、甘草2錢、生石膏6錢、黃芩3錢、魚腥草10錢、連翹5錢。
製法:將材料洗淨後與5碗水同加入煲內,煲40分鐘成一碗水便可。
以中醫角度,流行性感冒是當天氣轉變時,身體的抵抗力差,易引致流行性感冒。「一般的流感,病情均以發燒、頭痛、全身肌肉痠痛及輕度呼吸症狀為主,若疏於治療,會引致更嚴重的併發症,如肺氣腫、支氣管肺炎等。」何國璋教授(上圖)說,「流感發生在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症狀,以冬春季為例便稱為風溫,風溫的發病較急且嚴重,其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咳嗽、喉嚨痛等,發病在夏季則多為濕溫,全因天氣潮濕所致,症狀以發燒為主,其次是頭重惡寒等,濕溫的發病較慢但纏繞時間較長。」
※壽眉、水仙、烏龍等綠茶是最簡單的食療,綠茶含兒茶素,具輕微的消毒效用,多飲有助身體對抗流感,亦可早晚用綠茶漱口。
※患流感時可食酸蒜頭、酸薑等帶酸性的食物,這可抑菌,阻礙細菌入侵。
※咖喱食品含有豐富的香料,有祛濕、殺菌的作用,在夏天多吃咖喱,可減少染上濕溫的機會。
※可多飲能祛濕的五花茶,減少細菌依附在腸胃的黏膜上,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夏天天氣潮濕,容易滋生霉菌,在家中應使用抽濕機以避免霉菌滋長,減少風邪入侵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