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料今年增長不足3%<br>全球貿易持續不振

世貿料今年增長不足3%
全球貿易持續不振

【本報綜合報道】世界貿易組織(WTO)估計,今年全球貿易僅有輕微增長,主要受世界經濟疲弱、伊拉克戰爭以及亞洲爆發非典型肺炎等不利因素影響。

世貿在春季報告中,把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長預測由3月時估計的5%調低至不足3%,較去年的2.5%升幅僅輕微改善。2001年全球貨物貿易量下跌1%,是20年來首次下跌。
報告說,去年全球貨物貿易止跌回升,有賴美國需求強勁以及亞洲區需求改善,但歐洲和拉丁美洲需求不振,令升幅受到局限。

中國成第5大貿易國
報告表示,美國去年出口下跌接近4%,進口上升3%,主要受消費者繼續花錢以及政府減稅帶動。日本去年進口收縮,出口增長3%。
不包括日本的亞洲區去年貨物貿易量上升12.5%,中國的貿易量和貿易額升幅達20%,取代英國成為全球第5大貿易國。
中國去年出口總值3256億美元(約2.54萬億港元),全球排行第5位。香港出口總值2006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全球排名11位。
在過去數十年,全球貿易一直穩步增長,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在上世紀90年代,全球貨物貿易量每年平均增長達6%。
世貿警告,戰爭會損害石油供應及地區穩定,對全球貿易帶來消極影響。除此之外,隨着國際關係轉進一個全新和不明朗的年代,更會催生地區性貿易集團出現,各國今後或會專注於集團內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從而抑制全球貿易量。
報告表示,去年全球加強打擊恐怖主義,阻礙了人、貨的流動。油價去年大幅攀升57%,加上美元滙價去年貶值,令工業產品和商品以美元計算的價格自1995年以來首次上升,也打擊了全球貿易。
世貿總幹事素帕猜(SupachaiPanitchpakdi)表示,今年全球貿易量能否達到世貿的預測,要視乎今年餘下時間的全球生產及消費者需求而定。他說,全球政治和經濟氣候目前仍相當不明朗,不排除今後會更加動盪,故此世貿向下修訂今年全球貿易預測的機會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