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政府配套不足,有學校要向奸商購買被炒貴逾十倍的耳溫探熱器耳套,惟有向需要探熱的學生每人收取兩元。此外,有學校知道理工大學有紅外線熱能探測器,但政府棄而不用後,隨即聯絡理大要求協助和借機。理大反應迅速,今日立即試行,比政府更早實施紅外線探熱。 記者:譚秀嫺、倪清江、盧文烈、吳淑義
【本報訊】對於復課首天學校出現大排長龍探熱的混亂情況,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昨日承認,低估了家長的配合程度。局方昨日已通知各校,領取額外兩個耳溫探熱器、一百二十個耳套和按比例分發的口罩。在復課前,當局僅向每間學校派發一部耳溫機和二十個耳套。
李國章稱,昨日上學探熱情況已經大有改善,選擇繼續停課的中學減少了七間。顯示校長對復課有信心;但仍有三十五間堅持停課。他強調,理解有關校長的掛慮。
大埔迦密柏雨中學為應付復課首日的需要,在市面搜購了一百個原價兩毫、卻遭炒高至兩元三角的耳套。校長黃耀銓博士說,該校鼓勵學生在家探熱,若學生買不到探熱針,或家長未能簽名證明,則可回校探熱。惟校方要酌量向需要探熱的同學,收回兩元成本,其餘三毫子成本則由學校補貼;學生也覺得甚為合理,沒有投訴。較早前該校已斥資在廁所改裝電子感應水龍頭,讓學生洗手時毋須用手接觸開關,更加方便衞生;校方並購備大量用完即棄膠手套,給學生上電腦課時使用。
學校的皂液消耗也不少,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要求學生一日最少洗手四次:上課前、午飯前、午飯後、放學前各一次,所以一天要用兩公升皂液,估計下周初中學生也復課時,一天要用上四公升。教統局發言人說,已放寬學校開支的限制,讓學校靈活調動津貼以應付抗炎需要,校方並毋須向學生收取費用;若經費調動後仍有困難,可向局方求助。
一間醫藥用品公司負責人指出,探熱耳套早已賣斷市,但該公司並無炒高價錢,斷市前一盒五十個仍售舊價六十元。他補充說,不同型號耳套的售價會有所不同。
此外,大埔神召會康樂中學由學生會撥款,為全校一千名學生每人買一支電子探熱針,每朝集會時學生各自探熱,再由老師檢查度數;校長郭志雄擔心,純粹由學生自行申報體溫的方法並不可靠。
在理工大學主動建議向政府借出紅外線熱能探測器,但政府無回應的消息見報後,一些學校立即與理大接洽借用紅外線機。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助理教授曾偉藩說,學校「唔知學生填番來嘅體溫係咪真嘅」,而該儀器可以快速地為全校學生探熱,並可對比現行的學生申報機制是否可靠。他今日將先到學校試行一天,再檢討運作及成效;由於理大只有兩三部探測器可供借用,而業內一些公司也有這類探測器,他已呼籲其他機構考慮借出。
其中一間向理大求助的順利天主教中學,校長康文海稱,為免下周一當中一及中二學生復課時出現混亂,故商借紅外線機;理大初步已答應,並擬派員到場協助。
昨日多數學校已再沒出現排長龍探熱的情況,但請假人數則較前日略高,多數為中三學生。位於觀塘的福建中學,昨有五十九人請假。校長林建華說,他們「一半係驚,一半係病」。有些家長說,「都係二十八號至返學」,校方會加以了解及跟進。官立中學學位人員協會昨發表聲明,要求全港學校改為半日制,並要求教統局為學校購買「肺炎保險」,保障師生及員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