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專責小組完成調查今年初醫學解剖的人體殘肢亂棄堆填區事件,結論是主管人員因為屍櫃櫃門毀壞,無打開來查看而只是從旁用電筒照射及看看,以致「走漏眼」,未察覺仍有屍體殘肢未取出,因而被當作建築廢物一起被棄置,不過,調查報告認為不對任何人採取紀律行動,只對解剖學系作口頭譴責。有醫學界人士及病人權益組織批評,港大亂棄殘肢有失對死者尊重,且「走漏眼」說法牽強,調查小組有為「自己友」護短之嫌。
港大校長徐立之在今年初將軍澳堆填區發現人體殘肢後,委任以該校副校長湯家豪為首的小組調查事件因由,經過近四個月時間,小組昨日公布調查結果。
港大發言人表示,經過全面調查後,最有可能是因為地方不足,屍櫃最低一格儲藏屍體的鋼盤和櫃底底板之間有空隙,解剖學系也利用該空隙存放殘肢;同時,一道屍櫃門毀壞了,開關困難,而主管人員在大樓即將拆卸,作搬遷前檢查時,沒有弄開爛門檢查,只以電筒在旁邊的門照射查看屍櫃底部,加上包裹肢體的半透明膠袋將光線反射,所以「走漏眼」。
目前港大解剖學系只對全屍及已解剖屍體有紀錄制度,調查小組認為如果該學系對殘肢也有完善紀錄制度,便不會發生這次事件。報告建議該學系設立有效的殘肢紀錄制度,並參考台灣及蘇格蘭等地在解剖屍體後舉行紀念儀式,又在解剖博物館內設屍體紀念名冊,以示對死者尊重。
不過,報告認為不適宜就這次失誤對任何個別人士採取紀律行動,只有解剖學系應受譴責。發言人說:「以往港大都未試過譴責一個學系,今次譴責可算係好嚴重。」
立法會衞生服務界議員麥國風認為港大調查結果有為自己人護短之嫌,他說:「當日發現殘肢時好多人嚇至半死,至少解剖學系都要出嚟,莊重地向巿民、屍體家屬、發現殘肢嘅工作人員、同埋處理事件嘅警員道歉。」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陳萃菁說:「報告嘅解釋唔可以令人接受,做完解剖嘅屍體殘肢左塞右塞,亂咁放,阿甲隻腳壓住阿乙個頭,根本就對死者唔尊重!」
醫學會會長勞永樂說:「屍櫃門壞咗開唔到只係小節,有良好紀錄就唔會走漏眼,呢個係行業多年嘅積習,一定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