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次防疫抗疫的事態中,最不濟的無疑是特區政府,最受市民支持及尊敬的是被《時代》周刊稱為「英雄」的醫護人員。然而,筆者認為,我們絕不能忘記傳播媒介在這事件中的角色。而出現了中國大陸這種因官方隱瞞疫情、傳媒又被官方控制的災難性結果之後,香港人更應珍惜新聞自由與傳媒的角色。
董政府原先並非不想隱瞞,即使世衞組織宣布SARS疫情已在社區擴散之後,董政府還說是外界誇大其詞。若不是傳媒施壓,董政府至今仍以「隱私權」為由而不肯公布有感染者的大廈名稱。即使現在,對有病例發生的山頂豪宅,包括馮康所住的陽明山莊,仍然扭扭揑揑不想公布,大概是不想嚇怕有財有勢之人或外國居港的高級政商人士吧。若不是傳媒不斷批評董政府反應慢,種種防疫措施包括隔離措施恐怕更遲出台。正面來看,則若非傳媒的廣泛報道,引起公眾的關注與警惕,我們大概也不會看到街上那麼多人戴口罩吧。
前天筆者在本欄提到在防疫抗疫的全球競賽中,台灣居第一名。早幾天台灣舉行全球第一個SARS國際研討會,台灣官員、SARS專家學者會議召集人陳健仁概括台灣疫情能成功控制的五大原因,其中他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媒體每天的詳盡報道有助民眾提高警覺。
台灣是因為官方重視疫情、堅持公開,而媒體又予以廣泛、詳細報道,故較成功控制疫情。香港是官方要看中國內地的臉色,開始時對疫情猶抱琵琶,誤了戎機,而傳媒則窮追不捨,力迫官方採取行動,故雖然病毒已經擴散,但大致上會漸趨穩定。至於中國內地,官方既隱瞞疫情,又缺乏獨立於官方控制之外的媒體去揭露真相,終於在國際輿論不斷揭發而國際社會也加以杯葛之下,才把兩名官員撤職,並每天宣布增加超過百人感染病毒,想以此平息國外的批評,但從遏制病毒擴散的角度來看,不少國際專家認為「為時已晚」。法新社引述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衞生問題專家湯普遜的話說:「已經太晚了,他們無法將妖魔收回瓶子裏。現在中國到處都是SARS病毒,即使還沒有如此,病毒也很快就會傳播到各地」。
中國從地方到中央隱瞞疫情,以及缺乏獨立的傳媒揭發及對官方的監督、批評,是整個SARS災難的禍源。
中國的網頁已有網友提出「強烈要求出台《新聞法》,為人民的喉舌保駕護航!」「說明『穩定壓倒一切』的提法經不起實踐的考驗。」甚至官方的《北京娛樂信報》也提出:「對疫情瞞報,無疑是草菅人命」,又說,「作為地方政府,不能及時公布事實真相,而採取愚民政策,把群眾蒙在鼓裏,這才是最可怕的。」
問題不在於懲治個別官員,而在於體制。必須有新聞自由,有獨立媒體對政府進行監督,才能有效防止SARS這一類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