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積極清潔抗炎,大量使用漂白水等消毒劑,有學者警告,消毒劑的成份會污染環境,甚至釋放致癌物質。
中大化學系教授余濟美在一個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研討會上表示,各類消毒劑都含有氯的元素,近來市民大量使用,除了嚴重污染環境,亦會影響健康。
城大建築科技學部講師張少雄在同一場合指出,淘大報告有多個難以解釋的地方。他質疑病人排泄物被水沖走後不會停留在排污管內,加上污水渠以塑膠製造,內壁不易藏污,難以解釋為何有大量病毒會從排污渠傳播,當局公布的傳播途徑亦不合物理學原理。他強調,本港樓宇的渠道設計安全,政府應盡快澄清當中疑問,免市民擔心。
就非典型肺炎快速測試方法,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與屯門醫院合作,研究使用病人唾液進行快速測試,看看能否代替抽取鼻咽分泌物方法,從而減少因為抽取分泌物的誤差及引致病人的不適,初步發現病人的唾液也帶有病毒,但仍要進一步研究其可行及可靠性。
港大微生物學系副教授胡釗逸表示,由於現時在抽取病人鼻咽分泌物時,或會引致病人出現少許咳嗽及打噴嚏的反應,有機會擴散病毒,醫護人員也會擔心因而受感染,或抽取的樣本不理想,從而影響測試結果。
採用病人的唾液進行快速測試,初步發現病人的唾液中帶有病毒,但現時仍要研究唾液份量、病人病發時間與唾液內所含病毒數量等因素,才決定能否採用。
西醫工會今日將有六十名私家醫生展開義診行動,為公立醫院接受專科門診治療因為非典型肺炎事件而無法覆診的病人,進行免費義務診症。
該會主席楊超發稱,如病人無法覆診,醫管局會派發一張印有該會熱線電話的卡片,病人可致電熱線查詢各區義診醫生資料,但義診行動並不提供免費藥物。
淘大花園爆發非典型肺炎,引證病毒可經由排污系統傳播,屋宇署署長鄔滿海昨表示,該署已向全港九千個業主立案法團及互委會,以及一百間管理公司負責的屋苑,發出保養及維修排水系統及衞生設備指引。該署並會發出告示予擅自更改U形聚水器的業主,若業主拒絕自行維修,該署會聘用承建商,並向業主追討維修費用。
前線醫生聯盟會長丘章新表示,從最近醫管局書信往來得悉,在今年六月底約滿的九六及九九年畢業的合約醫生,除了極少數表現有問題的個別醫生外,絕大部份均獲續約。醫管局並會顧及部份員工因非典型肺炎事件而影響專科培訓或考試而調節續約時間,他相信大部份合約醫生獲續約與疫情嚴重,急需人手有關。
澳門衞生局昨晚將一名疑患肺炎的荷蘭籍男學生,送入仁伯爵綜合醫院隔離病區檢查和治療,以確定其是否感染非典型肺炎。患者為澳門一大專院校學生,於本月七日至二十一日期間曾到江門、廣州和珠海,直至本月二十一日回澳過關時被醫護人員探熱,才發現其身體發燒,立即送往山頂醫院。鑑於患者現時仍未退燒,須留在隔離病房接受進一步觀察和治療。
另一方面,較早前一個懷疑感染非典型肺炎的澳門女售貨員經香港衞生署進行PCR測試,證實她的PCR測試樣本呈陰性反應,不是非典型肺炎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