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br>環球增長下調優質債券受惠

投資名言:
環球增長下調優質債券受惠

非典型肺炎肆虐,導致分析員爭相調低亞太區的經濟增長預測,中港兩地無疑是是次事件的重災區,區內的航運、旅遊及相關之消費行業均受到嚴重打擊。然而,在這國與國互相倚賴的環球一體化年代,單一地區經濟遭遇突發事件的衝擊,難免令其他地區也會受到「感染」,造成連鎖效應。美伊戰事的陰霾剛剛消散,全球經濟勢將又要面對一番新的挑戰。

較早前,國際貨幣基金會已大幅調低其03年全球增長預測,由原先估計之3.7%,下調至3.2%。不過國基會尚未把「非典肺」事件的影響力計算在內,亞太區佔全球生產總值約四分之一,若疫症持續擴散或拖延多一兩個月,區內增長有可能會下調一個百分點以上,全球增長亦有需要下調至接近2.5%之所謂警戒線,暗示個別地區經濟(包括美、歐、日)出現收縮的風險將會上升。
美伊戰事完結,有助暫時紓緩地區政治的緊張形勢,原本可以營造出較為樂觀的投資氣氛,為環球經濟提供一些喘息的空間。可是「非典肺」事件緊接美伊戰事而來,且教人更難以推算其影響範圍、對人命及經濟可造成的傷害程度。事件仍在發展當中,我們惟有不斷評估其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自去年第4季以來,美歐日經濟本已幾乎停頓下來,現時連亞太區也遭到重創,試問環球經濟短期內增長的動力何來?

非典肺引發連鎖效應
「非典肺」事件無疑對東南亞(尤其中港兩地)的打擊最大,然而,在這互相倚賴的環球一體化年代,貿易往來是相向的,貿易上的損失也是相向的,並且有連鎖效應。911事件後,航運需求本已大幅下跌,現在疫症所帶來的恐懼,引發國與國之間變相豎立起無形的保護屏障,使旅遊業進一步萎縮。恐懼若變得非理性,其他行業的貿易屏障難保不會陸續出現,這對環球經濟實在不是一個好兆頭。
亞洲經濟首當其衝,有讀者問,是否有需要調減亞洲債券的投資比重?亞太區雖然被視為新興市場地區,但不同國家的債券評級其實也可以有很大差別,一些國家政府的信貸評級可高達AA至AAA水平,不少政府也具備BBB或以上的所謂投資級別。以一個典型的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為例,持債數目約50項,其平均信貸評級可達BBB,較一般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的B+評級還要高,前者的年波動率為4.7%,僅是後者的一半。

勿集中單一地區資產
資產分布方面,主要東南亞市場各佔約1成比重,中國則佔5%,基金同時持有約1成歐元優質債券作對沖,令組合在利息、滙率、評級及年期等各方面盡量取得理想的平衡。過去1個月,基金價格變動不大,3個月及1年以來則分別累積2%及11.6%升幅,表現尚算穩定。
亞洲債券扮演資金避險的角色無疑已大大減退,在「非典型」時期,投資者更無必要集中持有單一地區資產,因此我仍然建議先以環球優質定息工具為組合的核心項目,然後才考慮適量加入高息債券來改善風險對回報之比例。若投資金額較小,不足以仔細分布資產,可改以混合式債券基金作單一選擇。一個平均達A+級別的混合式債券組合,現價息率7厘,年波動率5.5%,過去3個月及1年之累積回報分別為4.3%及10.6%,在風險與回報兩方面之表現均相當出色。
如讀者有任何疑問,歡迎傳真至Citibank:29628880。
潘國光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投資研究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