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不斷強調感染非典型肺炎而死亡的人,以年齡較大及長期病患者居多,但年齡介乎三十五至五十四歲的染病壯年及中年人士,死亡人數在本月十五至二十一日的六天內大增十三人,佔總死亡人數的三成二。
累積至昨日本港有九十九人死亡,一千四百三十四人中招,死亡率升至百分之六點九。
衞生署資料顯示,截至本月二十一日,六十五歲或以上患者仍是最高危組別,佔死亡總數五成四,對比本月十五日數字,死亡人數增加了十八人;而年齡介乎三十五至五十四歲人士,累積死亡人數由本月十五日的十七人增至三十人;三十四歲以下年輕患者死亡人數明顯較低。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估計,中年患者的死亡人數增加,可能是由於患者的身體機能較好,可較同期入院的年長病人支持更長時間,因此死亡數據在較後期才浮現,但他強調要掌握病人入院至死亡的時間,才可準確下判斷。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勞永樂批評政府計死亡率的方法誤導,以累積死亡及中招人數作計算基礎,死亡率只會上升,令市民恐慌。他認為更準確的方法是計算同一時段中招的患者,在一個時段後的死亡情況,再加以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