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美軍作戰方案是要用威懾戰略連珠炮發地投下精確導彈,炸平伊軍軍心。伊軍沒打空戰,地面戰也沒有打過幾場大仗,侯賽因政權迅速倒下,伊軍說,他們的確一開戰就被震懾了。
伊軍第二步兵師指揮官賈布里上校,他上月率兵八千馳援首都巴格達,在美軍猛烈空襲下,損兵八百,但面對美國海軍陸戰隊仍殺得性起。但今天說起美軍本月九日攻陷巴格達,他悻悻然說:「我們知道美軍害怕我們,但他們有空中支援,如果我們也有空中掩護或導彈,我不認為美國人會膽敢進入伊拉克。」
美軍猛烈轟炸,他的部下都無心戀戰,逾半士兵開小差逃走。他自己最後也脫掉軍服逃回老家提克里特──侯賽因的家鄉;但聽見巴格達陷落的消息,他的反應還是很震驚,心想:「戰爭完了,我們不知道怎麼辦?」
美軍震懾戰略贏了,伊軍戰略卻輸了。賈布里認為,伊軍當初不應調動巴格達南部卡爾巴拉、希拉、庫特的守軍,「當共和國衞隊走出老巢向南移師時,就成為美軍戰機目標,他們死了許多人。」
化名「阿薩德」的伊軍上校更怒斥侯賽因戰略總是錯:「從兩伊戰爭到科威特戰事,我們已習慣他的錯誤,侯賽因所有計劃都是災難,英軍在南部打響第一槍起,陸軍都想這場仗已輸了。」
另外化名「薩阿德」的伊軍上校則指,侯賽因戰略錯在只管重用「薩達姆戰士」,令正規軍氣餒。在他口中,「薩達姆戰士出擊後,他們只會退後領賞一千萬伊拉克元報酬,只有正規士兵能痛擊美軍。」
不過,他又指出,美軍開戰前的心理戰,早已成功瓦解伊軍的戰意。「如果一名指揮官收到傳真後交給上級,從中他已知道美軍技術的優勢,他可能會想:『如果美軍能夠這樣影響高級將領,我又怎麼可能保護整個師呢?』」
美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