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衞生官員及大學教授皆質疑,世界衞生組織(WHO)目前所用的統計方法去計算非典型肺炎的死亡率,並不準確,很可能低估了,實際上非典型肺炎的死亡率應超過百分十,而不是新近公布的百分五點四。
《亞洲華爾街日報》報道,現時世衞以全球通報感染個案中有多少人死亡,來計算非典型肺炎死亡率。以昨日公布為例,現時全球有四千二百八十一宗感染個案,其中二百三十四人死亡,死亡率為百分五點四六。
美國的衞生官員質疑,此計算方法過於「籠統、失真」,正確死亡數字應該超過百分十點,甚至更高。但世衞一名女發言人則表明,暫時無意改變原有的統計方法。
他們認為,世衞將不少被列入「懷疑」的病例,也計算入受感染個案類別,而且假設了所有住院病人都會康復,結果令計算出來的死亡比率被「拉低」,低估了實際情況的嚴重性。
另外,各國通報的感染個案定義都有些差別,難以作統一比較。
美國洛克斐勒大學人口學教授科恩指出,更準確的計算方法是將全球「康復個案」和「死亡數字」加起作「基數」,除以死亡人數,以此來計算死亡率。若以此方法計算,香港目前的死亡率應為百分十七,而不是港府公布的百分四點六,至於中國一些偏遠地區的死亡率,甚至可能接近百分五十。
本港的立法會議員勞永樂及科技大學經濟學教授雷鼎鳴昨日均指出,港府採用世衞的死亡率計算方法,帶有誤導市民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