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踏中老茄子 - 鍾偉民

不要踏中老茄子 - 鍾偉民

從前,有個老和尚,一生奉行戒律。某夜,月黑風高,他走在路上,忽覺腳下潺滑,還發出「咕吱」一響,似乎踩到了甚麼東西。「一定是隻蛤蟆。」老和尚暗想;再想,不好了,這隻大蛤蟆肚子裏,說不定還有無數小蛤蟆。這麼一踏,害了多少生命?老和尚既驚慌,又懊悔,睡着了,就夢見幾百隻蛤蟆鬼一起來向他索命。他忐忑不安,等到天亮,馬上到昨夜踩到東西的地方察看,發現踏爛的,只是一條老茄子。和尚疑慮頓消,從此明白三界無法的道理,更加腳踏實地,用心修行。
故事,有兩個教訓:一、踩到老茄子,會做噩夢。二、要腳踏實地,不要踏中老茄子。
月來,我有些體會,很好的體會:過去十多年,自己做事每多計算,就是寫一篇稿,也會想想:這篇稿有多少人看?會不會喜歡看?刊在甚麼地方,效果最好?稿費最高?是不是適合結集?結集出版了,會不會賣錢?除了賣錢,會不會名垂千古,或者遺臭萬年……好煩,好無聊,好無謂;然後,我慢慢開始厭惡寫作;因為寫作,已變成了要兼顧很多煩事,無聊事和無謂事的工作。

住在澳門,閒情多了,有一天,忽然想寫一部「澳門小說」,登不登,賣不賣,置諸腦後。沒有計劃,沒有時限,沒有對象,沒有期望,甚麼都沒有,只是寫,能寫多好,就寫多好;專注,投入,腳踏實地;然後,奇蹟出現了:無事,我就不出門,坐在窗邊,看看天,看看雲,寫一句:「明天,是一個超乎我們想像的明天……」出門,走在路上,還會惦着:不如回家寫小說。
「為寫而寫」,沒半分雜質,久違了的寫作樂趣,回來了!十多年來,第一次因為想到絕妙的情節,開心得睡不着。原來,這就是專注的力量,投入的好處,腳踏實地的回報。「花一兩年,沒人看,或者沒人看得明白,值得麼?」你或者會這麼問。值得的,能這樣「享受」上一兩年,能用這份專注,抗衡對明天,對世事的迷惑和恐懼,是很值得的。世界越虛妄,我們越需要「不為甚麼」的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