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長假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喘息及反省機會,尤其是耳聞目睹一些在股市重創的人間慘劇之後,分析員出錯誤盡蒼生,責任根本不可能以止蝕位作為推搪。
這一行壓力極大,相信我,回報絕不是想像中好,年輕人假若有心入行,敬請深思熟慮。行頭愈來愈窄,萬一蹉跎兩三年後被迫轉行,得到的唯一經驗,可能只是吹水技巧。筆者已算曉得判斷不少騙子謊話,尚且要連環失手,初出茅廬入世未深便被迫交際應酬,危險可想而知。
不要天真以為大行分析員處境較佳,貽笑大方的大行報告比比皆是,與「財經演員」的主要分別,不外是受眾對象而已。股票分析是極其艱難的高技巧工作,現行工序過於簡單,值得行內人反省,研究部與交易所上市科一樣,都是應該重質不重量。當然投資者不肯資助研究工作,只要求免費報告,也是令有心人面對資源不足的主因。
筆者並未氣餒,轉行談何容易,更何況深深明白,在所有金錢遊戲中,失手是取得最終勝利必經的階段,如果害怕犯錯,根本不應入行,而且無可能成功,筆者只是重新思考現行的一套分析技巧以及買賣策略。幸好重心股份業績期尚遠,市況又淡靜,提供充裕時間重新逐一深入研究。
處於股評人這個位置,面對最大的困難是普羅投資者的水平問題,不少人並未完全明白股票的風險水平,以致注碼調配失預算。在這種形勢下,是否應該繼續推介二三線股,是筆者正在慎重考慮的地方。
無論如何,要提醒大家的是,博二三線股應本着尋找下一批德昌(179)、創科(669)之類明星股的精神,而非跟着市場資金鬥炒幾格。二三線股極高風險,尤其今日營商不易,無良大股東會漸增,若不能在成功例子上贏盡,長期作戰必輸。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