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伊拉克速戰速決推翻侯賽因政權,聲望如日中天,說是美國國防第一防線的外交政策,他也搶了國務院的主導權。《紐約時報》周一報道,在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拍板同意美、中、朝舉行三方會談前幾天,他向政府傳閱一份五角大樓備忘錄,提出大膽建議:美國應跟中國聯手推翻金正日政權。
報道引述看過這份機密備忘錄的政府官員說,拉姆斯菲爾德的班子敦促以外交施壓而非軍事手段,促使北韓政權更迭,而且應跟中國聯手。草擬備忘錄的官員十分反對跟北韓開會,認為對話可能使北韓經濟壓力紓緩,等於金正日政權可苟延殘喘。
雖然北京答應本周參加化解朝鮮半島核危機的三方會談,拉姆斯菲爾德班子建議跟中國聯手推翻金正日政權,《紐約時報》報道多名官員──包括不滿國防部的官員──都認為是天真想法。一名高官說:「中國最不願看見北韓政權崩潰,因為那只會製造湧入中國的難民潮,把西方盟國帶到中國邊境。」
白宮官員表示,要北韓政權更迭還不是官方政策。一些官員更指出,這份機密備忘錄交給政府高官傳閱,包括副總統切尼,裏面內容不一定是拉姆斯菲爾德的想法。拉姆斯菲爾德發言人克拉克周一沒有提到這份備忘錄,但強調他支持總統解除北韓武裝的策略。
喬治布殊周日說,中國願意參與談判,加上日本和南韓政府的努力,反映國際「大有機會說服北韓放棄發展核武庫的決心」。不過,喬治布殊和拉姆斯菲爾德都很小心,發言時從不排除可能向北韓動武。白宮和五角大樓的鷹派認為,北韓若不解除武裝,不讓國際檢視核設施,那麼美國應挾着在伊戰勝利的餘威,要北韓步伊拉克後塵。
拉姆斯菲爾德班子要倒金正日的台,不要和平壤談判,卻跟責成外交的國務院立場又一次對立。當備忘錄寫下要北韓政權更迭,一名高官說,國務卿鮑威爾向來要金正日相信「我們不是要攆他走」,但他必須銷毀核武,否則就得不到經濟援助和投資。
美、中、朝舉行三方會談,表面上是國務院在北韓問題主導權上先贏一仗。不過,一名情報官員說:「五角大樓的觀感是鮑威爾趁大家焦點都放在伊拉克時,才能促成會談。現在要看下一步由誰搶得主導權。」
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的權鬥,是由伊拉克問題鬥到北韓問題了。若由國務院搶得主導,朝鮮半島或和平演變;若由國防部主導,則像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會有續集那樣,第二次韓戰可能要爆發。
上周五,北韓發表聲明,指「伊拉克戰爭的教訓,是若要阻止戰爭,捍衞國家安全和國家主權,一個國家必須有強大有形的震懾力量」。之後,北韓宣布正邁向再處理用過的核燃料棒、即在製造核武門檻前。
北韓的聲明一度使三方會談蒙上陰影,但美國國務院表示,他們的代表團會如期在周一前赴北京。會談會於周三在北京一連三天召開。
‧中國與北韓關係密切,兩國是現時所剩無幾的共產政權
‧北韓領袖金正日曾至少三次訪問中國
‧北韓效法中國的一國兩制政策,在新義州設立經濟特區
‧中國近年一直是北韓主要援助國,向北韓提供食品和燃料
‧在中國積極斡旋下,北韓同意本周與中國及美國,在北京召開三方會談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