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百年古跡半夜被拆

深圳百年古跡半夜被拆

深圳市一座百年古樓,較早前被當局鑑定為受保護文物,避免遭清拆後改作商業用途。不過,前日凌晨,古樓遭數十名來歷不明的工人,駕駛推土機摧毀,文物部門批評這是公然抗法,考慮訴諸法律。

該座興建於清朝中期的百年古樓,位於福田區南園路,背靠中信城市廣場,地處市中心位置,屬於貴重地皮,佔地約一百五十平方公尺,原屬一姓鄭人家所有,後來被國土部門規劃入中信城市廣場的房地產擴展項目。

處市中心黃金地段
今年二月,古樓的產權正式由原來的業主,移交給上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隨即宣布計劃在本月清拆,引起社會關注,認為不應為商業利益,而犧牲市內碩果僅存的歷史文物。
深圳市政協文史工作處其後向副市長梁道行請願,要求暫緩清拆。上周五,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終於正式鑑定古樓為文物,並命名為「鄭氏家塾」,下令暫時不得清拆。
至前日凌晨一時左右,三、四十名手持鐵錘和鋼鏟的工人,不理當局發出的通知,隨同一輛推土機,硬闖古樓,把古樓三分二的建築推倒,現場遺下一片頹垣敗瓦。負責今次古樓保護計劃的市文管辦副研究員彭全民事後歎道:「太殘酷了!這是公然抗文物法!」
彭全民表示,現時正搜集證據,找出指令今次清拆行動的「幕後黑手」,然後透過法律途徑追究責任,嚴懲違反文物法的不法分子。他認為,古樓雖被嚴重毀壞,但遺址仍有一定保留價值。

清代建築已列文物
被毀的「鄭氏家塾」古樓,屬於深圳市碩果僅存的文物古迹,四周高樓大廈林立,從遠處看,並不起眼。但一走近,門楣上方的大幅壁畫、屋頂木椽上的浮雕便清晰可見,樓房內更是別有洞天,兩側帶廂廊的間隔布局,屬清代廣府式建築結構,具有相當歷史價值。五十年代,古樓曾一度收歸公社,被用作倉庫、民兵宿舍、學校,到八十年代才歸還給鄭氏家族的後人,至上周五被鑑定為古迹文物。
《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