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淡因素參半投資黃金須做功課

好淡因素參半投資黃金須做功課

自01年起,美元持續疲弱,加上國際政局不穩,促使黃金價格由低位反覆向上。不過,金價能否持續上升,市場意見不一。其實,投資者須明白,金價升跌受到多項因素影響,包括產量、利率走勢及政治因素等等,而且投資黃金有多種方法,各具優劣,投資前必須做點「功課」。 記者:袁國守

持正面看法的投資者相信,黃金本身具備價值,加上流通性高,並能有助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故值得中長線持有。但有些投資者則認為,黃金與股票不同,既沒有增長潛力,亦無利息可收,價格只視乎市場供求影響,難以預測得準。
恒生銀行投資服務主管張加銘指出:「與以前明顯不同的是,現在中央銀行對黃金的需求已減少。不過,黃金在零售市場仍有一定需求,譬如很多國內遊客來港也是為買金飾,長線來說,這對金價有正面作用。」

與美元走勢背馳
據恒生發布的資料顯示,在99年至01年,全球對黃金的需求大約維持在每年3500噸水平,而來自金礦及中央銀行出售的黃金儲備,每年只維持在2900噸,可見存在「求過於供」的情況,這有利於金價走勢。
此外,由於黃金交易主要以美元為單位,形成美元走勢與金價呈相反方向。隨着近年美元持續弱勢,刺激金價上試高位,如果美元持續疲弱,金價將繼續上升。
不過,利淡金價的因素也不少。其一是美伊戰事已近尾聲,若然局勢轉趨穩定,投資氣氛好轉,黃金作為資金避難所的角色便會減弱,對金價造成下調壓力。
「如果金價持續向上,高於開採成本,金礦商將增加開採量,需求因而增加,這對黃金長線供應帶來不明朗因素。」張加銘說。再者,中長線而言,在預期經濟逐漸復甦的情況下,利率料將向上,金價將受到拖累。由於黃金是不付息的投資工具,利率上升變相令黃金的吸引力下降。
綜合利好和利淡因素,張加銘預期,金價中長線將會波動,故此恒生推出5隻分別以4種貨幣報價的保本基金,潛在回報與「黃金價格變動」掛鈎,以吸納一眾認同金價將會在一定波幅內區間上落、投資取向較保守的投資者。

炒賣孖展風險大
至於進取一點並看好金價走勢的投資者,可直接購買實金或開立黃金存摺戶口。但張加銘提醒投資者,以這類方式投資黃金,只有當金價升值時才能獲利,而且需付上一定成本,例如買實金的話,或需開設保管箱來安放,每年要繳付租金。
喜歡炒賣者則可考慮「做孖展」,以小博大,例如存放一成資金於戶口,炒賣十成的貨。不過,炒賣黃金孖展風險甚大,投入的本金可以完全輸掉,甚至可能賠上更多資金;但好處則在於能緊貼金價變化,既可買升,也可買跌。

經濟轉佳可加注
金價的升跌受到多項因素影響,此刻是否值得吸納,市場意見不一。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域總經理陸東全認為,短線而言,不宜買入黃金,應待美伊局勢更趨穩定,金價回落至300美元附近,才值得吸納作為中長線投資。
「金價的中長線走勢,要看其供應和需求,相信會稍為偏好。但之前因市場炒作令金價升了不少,料需經過一段時間整固才會再上,故不建議現時吸納。」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黃金或礦產類基金可以作為中長線投資,但不宜超過個人投資組合的10%。
「投資者應該作兩手準備,金價在320美元可買一注,若確實美國經濟向好,可以再吸納,因為經濟轉好及出現通脹,金價將向好。不過,如美國經濟和股市橫行,則不宜加注。」龐寶林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