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所有財務策劃活動,目的都是確保未來的開支可以由收入所填補,以防止赤字﹙Deficit﹚的出現。所以,無論是為個人抑或為企業度身訂做的財務預算﹙FinancialBudgeting﹚,都是根據相同的步驟來進行。因此,在大學的同學大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財務預算方法,計劃一下某一個學年內的財務安排。
以一個全職的大學生為例,由於沒有工作,收入方面會較不穩定。但假若該同學有申請助學金或低息貸款,在訂立預算時,便可以先把該筆款項作為該學年的主要收入來源,然後再計算同期的支出。由於助學金及低息貸款通常一次過在學年初批出的,加上所批出的款項會較基本開支為多,因此同學可以先把該筆款項分為三份──一份作為該學年的開支;一份留待下一個學期用;而另一份則用作應付不時之需的儲備。
在完成收入預算之後,同學們可再為同期的開支作一預算。大學生活中,開支大概可以分為固定開支﹙FixedExpenses﹚及非固定開支﹙VariableExpenses﹚兩大類。固定開支不外乎是每半年繳交一次的學費,以及在該學期內需購買的參考書開支。由於每個學期所繳付的金額大致相若,因此計算這部份應該不會有大問題。至於非固定開支方面,計算會複雜得多。最合理的方法便是利用某一段期間的平均數值作為預算數字。在完成收入與開支的預算後,便可以研究一下有否赤字出現。對於收入不穩定的同學來說,若真箇出現赤字,便要削減一些非固定的開支。但若出現了盈餘的話,又應該怎樣呢?
彭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