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技術出現,令人相信科幻小說中獨裁者藉複製自己,建立忠心軍隊的橋段或會成真,但美國科學家最近研究過一批複製豬後發現,這根本是異想天開的想法,因為這批複製豬雖有一樣的脫氧核糖核酸(DNA),但牠們的性格、行為和樣貌各異。
為了研究複製動物在行為或其他方面是否有差異,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彼德拉伊塔特別複製了兩批豬,其中一批共有四隻,另一批有五隻,然後讓牠們在相同的環境下,與另外兩批以自然方式出生的豬一同飼養。
雖然複製豬的DNA完全相同,但牠們由乳頭數量、毛髮長度、皮膚厚度,以至血液內的葡萄糖水平也各異,差異程度與自然出生的豬相若。
彼德拉伊塔對此感震驚,他說:「複製豬之間有很大不同,若你讓不知情的人看複製豬和自然出生的豬,然後問他們哪批是複製的,他們九成可能答錯。」他還比較了複製豬和自然出生的豬,看看前者在行為上是否比較相似,結果複製豬一如普通的豬,隻隻行為各異。
彼德拉伊塔說:「一些較具侵略性、一些較溫順;一些較冷靜、一些較神經質。有些豬喜歡打架、有些愛玩耍;有些喜歡吃餅乾、有些愛吃蘋果,總之牠們的行為完全不同。」
彼德拉伊塔的發現,相信會令那些打算複製已死的寵物,或打算以複製技術複製冠軍馬匹或公牛的人三思。這新發現也可能影響科學家欲透過複製人類胚胎幹細胞,製造「後備器官」研究的發展。
對於這個有違複製理論的結果,彼德拉伊塔認為可以從兩方面解釋。首先,科學界一直以來都知道,複製時使用的細胞核轉移技術會造成微小的基因異變,這或可能令複製豬之間出現差別。
另一原因,可能是環境中一些小得連科學家也察覺不到的不同,導致動物行為和成長出現大差異。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