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報章大揭醜聞,指德國三年前險勝勁敵南非,取得二○○六年世界盃主辦權,是因為他們曾向四個投票國的足協買票所致,令德國的主辦權受到質疑。
據《南德意志報》上周六報道,在二○○○年七月,當國際足協就○六年世界盃主辦權舉行投票前,德國向馬耳他、泰國、突尼斯及「千里達和多巴哥」承諾,願意向他們各付二十萬英鎊(約二百五十萬港元),換取他們支持德國主辦○六年世界盃。不過,突尼斯及「千里達和多巴哥」最後投票給南非。
買票的費用是透過德國傳媒大亨基爾希設於瑞士的CWL公司支付,而基爾希的公司則可獲得這四個國家與拜仁慕尼黑球會的友誼賽播映權。帶領德國奪得世界盃主辦權的籌委會主席碧根鮑華,不但是德國球壇名宿,還是著名球會拜仁慕尼黑的會長。
不過,最終只有馬耳他、泰國和突尼斯與拜仁慕尼黑比賽。
基爾希積極擔任是次「買票計劃」主要策劃人,原因是他早已購得二○○六年世界盃決賽周全球電視播映權,對他來說,比賽在德國進行肯定比在南非舉行獲得更大收益。為了令德國申辦成功,基爾希投入了二百四十萬英鎊(約三千萬港元)資金。
德國二○○六年世界盃籌委會上周六認為,拜仁慕尼黑與世界任何地方球隊達成任何類似協議實屬「正常」,並未影響到國際足協成員的投票取向。CWL發言人內策形容這次交易「完全正常」和「乾淨」。
國際足協代表也私下表示,類似的買票行為是「標準做法」,因為若申辦國不肯這樣做,肯定沒法申辦到世界盃主辦權。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