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賽因政權迅速潰敗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據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取得的伊拉克情報文件顯示,侯賽因在開戰前就已看出聯軍的攻擊手法,下令軍隊要以游擊巷戰對付,但軍方高層幾乎完全漠視他的指示。
報道說,侯賽因在開戰前不久,與高層幕僚開會,指示伊軍如何抵抗兵力強大得多的英美聯軍。文件中記錄了侯賽因的話:「伊拉克人每幢房子,都會成為戰鬥地點。」
侯賽因又說,「要是敵人仍在遠處,(伊軍絕對不可以)派大量部隊追剿敵人」,應該待美軍到達人口稠密的地區,再採用「簡單、聰明」的方法痛擊;軍事分析家相信侯此話是指自殺式襲擊和游擊戰術。
不過,軍方指揮官顯然沒有聽命,反而對侯講話中另一部份更有興趣:侯賽因下令官員要保持體魄,學習「騎馬和騎電單車」等,似乎是建議他們「走為上着」。
該份簡單地以《總統開會紀錄》為題的文件沒有註明日期,但侯賽因講話中曾提及聯合國安理會二月時沒有通過授權向伊動武一事,顯示會議是在聯軍攻伊前約一個月內舉行。
文件亦顯示侯賽因對美軍戰略預測準確,例如他曾指美軍戰機將以「領導層中心」為目標,官員應撤出總部,「分散於巴格達各處,甚至是農田裏和棕櫚樹下」。
侯賽因又談到安理會不支持攻伊以及各地的反戰示威,指證明伊拉克在「道德之戰」中佔上風,又說真主會站在伊拉克一邊,因為伊拉克人是為「更崇高的原則」而戰,伊拉克「母親的奶水比他們的更純正」。
記者在伊拉克情部機關總部找到的密件也顯示,俄羅斯和德國在戰前與伊拉克情報部門緊密合作。去年十一月的報告顯示,俄羅斯通知伊拉克說,美國預計伊拉克會一如以往,拒絕與聯合國武檢團合作,並指望利用這一點作為攻伊的理據。可能就是因為得到這個情報,伊拉克沒有像過去般公開妨礙武器調查,改與調查員玩「捉迷藏」。
俄羅斯的情報報告又指白宮下令用兩個月,鼓動國際社會支持攻伊,並下令各部門「公開任何(包括間接及揑造的)證據」,務求證明巴格達與國際恐怖分子有直接聯繫,以及亟欲取得大殺傷力武器。
另一批文件則顯示,德國去年一月曾派特工與伊拉克情報機關首長哈布什會面,希望雙方情報機關可以「建立關係」。哈布什更提出,要是德國可阻止美國入侵伊拉克,就會給德國公司批出利潤可觀的合約作回報。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