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非典型肺炎事件影響,加上財爺公布新一年嘅「加稅」預算案後,本港車市正值史無前例嘅暗淡低潮。有人將今次呢個下跌浪潮,與80年初嘅加稅相提並論;而事實上兩次加稅嘅效果如一,都係令市民買車意欲大跌,但政府加稅目的卻有所不同。
1983年嗰次加稅,目的係政府認為當時於本港道路上行走嘅汽車數目太多,長此落去唔係辦法,於是決定加稅,一來藉此希望減少新車登記數量,二來又可以增加庫房收入;但2003年呢次卻只係因為庫房「喊窮」,只要你買部車愈貴,就要畀嘅稅款就愈多。
現時香港樓價仍繼續向下調、市民薪金有降無升,兼且重要受裁員問題困擾,就連股票市場又無起色嘅日子,反而貴價車嘅售價卻因加稅而大幅上升,破壞咗整體比較價格嘅平衡,而且由於繳交予政府嘅稅款,重貴過部車本身嘅車價,難怪除有如圖中一樣,於車展期間營業員忙於跟客人簽單定車嘅情況不復見外,就連不少有錢人亦打消購買新車嘅念頭啦!
而響財爺宣布會大幅調升汽車首次登記稅後,筆者喺不少超級跑車用家中,聽到幾個特別嘅用車新方案:第一,因中國加入世貿後,關稅會大幅下調,喺國內買部超級跑車隨時平過香港,加上國內又有不少新賽車場落成,令呢類超級跑車有地方可以「舒展筋骨」,故此倒不如響國內買車,將稅款貢獻予祖國好過。第二就係索性喺歐洲買車、落地出牌兼喺嗰邊養,但可惜呢兩種方法唔係人人可以做到呢!
文:陳自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