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多間博物館被搶掠,轟動國際,英國《觀察家報》周日披露,原來美軍方負責監督伊拉克戰後人道救援與重建工作的機構,在開戰數日後已制訂清單,將博物館列為第二個最需要保護的十六間伊拉克機構,但軍隊沒有認真理會有關建議。
「重建和人道援助局」(ORHA)向軍方提交的清單中,列出十六種「應盡快保護以防遭損毀、破壞和偷竊」的伊拉克機構。位列榜首的是國家銀行,其次是國家博物館,伊拉克石油部則在最末。
國家博物館高踞前列,ORHA解釋是因它屬「搶掠者主要目標」,搶掠會對「全人類極其重要的文化瑰寶造成無可挽救的損失」。ORHA並要求美軍「拘捕或扣留搶掠者」。
戰爭始於三月二十日,這份清單在三月二十六日提交,但顯然未獲軍方理會。四月初美軍攻入巴格達後,並未按清單所示保護有關地點,反而重點保護伊拉克石油部,任憑暴民洗劫博物館,令博物館共失去二十七萬件藝術品。ORHA局長加納對此感到「十分生氣」,但美軍辯稱對付武裝抵抗才是當時的首要任務,沒有人手兼顧。
巴格達的醫院是搶掠潮下另一個「重災區」,但在回教領袖號召下,一些市民把部份搶來的藥物和醫療器材送還醫院,成為當地醫院現時主要的醫療物品來源。不過,國際紅十字會指伊拉克許多醫院情況仍相當惡劣,敦促當局盡快重建伊拉克衞生系統。
歐洲聯盟正籌劃與國際紅十字會建立「空中橋樑」,盡快把受傷的伊拉克兒童送到歐洲治療。
英國《觀察家報》/美聯社/法新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