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醫療船變主題公園」

「要把醫療船變主題公園」

「請你不要企得這麼近。」多得肺炎瘟疫弄得香港聲名遠播,我走近與「安慰」號船長RicciCiccihetti上校做訪問時,他就開玩笑地擺出一副敬而遠之的姿態,用手掩着嘴巴,還叫我站遠一點,我還以為美軍真是患上了妄想被大殺傷力武器迫害症。做完訪問後船長主動跟我握手,才肯定沒有被歧視。

盼被導彈擊中可加薪
船長老路縱橫,甚麼風浪都見過了,隨便找個問題也難不到他。我在走廊上看見一把逃生用的大斧頭,問他全船共有多少把,他不加思索就說出答案:三十七把,滅火喉一百四十七個。行船的人很會幽默,我問他們有否擔心過被導彈擊中「安慰」號,一位船員說:「其實我們很想被擊中,那我們的薪酬就會加倍!」
苦海中應戰,必須學會苦中作樂,「安慰」號船頂平台擺放了幾張電纜滾軸改裝而成的木椅,給人曬日光浴,那是水手長GeraldButch的傑作。這位佛羅里達人說:「每個人都需要點笑聲,我在這裏的副業就是把『安慰』號變成主題公園。」五十歲的GeraldButch最難忘就是開戰的第一天,「我們開始轟炸侯賽因了,不知他會扔甚麼過來!」

醫生愛閒聊洗錯傷口
我們和病人同住一間房,睡的是病床。床邊有一個五呎高的氧氣樽,床頭有一個對講機,是讓病人召喚護士的「救命鐘」;床沿還有一個插着喉的鹽水樽,睡在我們周圍的,都是手傷腳損的傷兵,看見這個光景,沒有病也會咳嗽兩聲。採訪期間,碰上波斯灣的季候風,風高浪急,睡在床上也感到顛簸,「安慰」號變成了世上最巨型的搖床。
全世界的醫生大概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做手術時總是愛談天說地,內容總是與手術無關。我有次進入手術室看一名伊拉克女子接受清洗傷口的手術,醫生打開了她手肘的傷口,鉗出一些壞死組織後,就在傷口上噴水清洗,這時候醫生就一面拿着膠水囊噴呀噴,一面和身旁的麻醉師聊天,於是清水很多時候都沒噴在傷口上。
採訪完畢,我在通往甲板停機坪的走廊上等候黑鷹直升機返回內陸,碰巧遇上一批傷勢穩定的戰俘,也在等候遣往伊拉克南部的戰俘集中營。十四名戰俘在三名持槍的海軍看管下蹲在通道一旁,不吭一聲。美軍把他們雙手綁上膠帶,這些伊拉克人的眼神都有點焦慮,他們不知道這條通道將會通往何處。
《蘋果》記者蔡元貴

水手長GeraldButch正在一張太陽椅上繪畫,為緊張的醫院船注入一點輕鬆元素。 馬泉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