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不但威脅人命,更嚴重打擊經濟,首當其衝的行業包括旅遊、飲食和零售等。雖然剛公布的失業率已高達7.5%,但有學者指出,若疫情持續,今年年中失業率將升至雙位數字。不過,有人事顧問表示,出入口相關行業的人力需求仍然頗大,求職人士不妨多加留意。
炎菌肆虐,為免「中招」,大眾均減少出外活動,直接令旅遊、飲食和零售業的生意大受影響。
合眾人事顧問董事總經理蘇偉忠表示:「這些行業幾乎全部暫停招聘,而文職的職位空缺雖然影響不大,未有大幅減少,但招聘和面試的進度卻見拖慢起來。」
他指出,部份外資企業的老闆已返回家鄉避炎,暫時不接見求職者,拖慢了招聘過程。「過往若求職者於面試當天抱恙,僱主通常也願意重新安排面試日期,但現時會有僱主擔心求職者的健康狀況而不肯另作安排。」
然而,在看似一潭死水的人力市場中,有個別行業卻未見受影響,有關需求仍然持續。蘇偉忠表示:「出入口和貿易相關的職位,由年初至今持續有需求,尤其是merchandiser(貨辦買手)仍然是供不應求,暫時未有受非典型肺炎影響。」
中原專業人事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同樣表示,旅遊、酒店和零售業已經完全停止請人,而其他行業亦把招聘活動拖延。
她指出:「許多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正忙於編制內部指引,例如員工的出差安排和佩戴口罩指引等,招聘事宜已暫時擱置。至於買辦、船務和物流相關的職位仍有需求,但招聘進度亦給拖慢。」
至於跨境招聘亦少不免受到肺炎疫症影響。高才管理顧問行政總裁蕭乃新表示,原先計劃從香港聘請員工的國內企業,已暫時停止招聘。但他指出,出口和製造業的人力需求仍然持續,因企業的定單暫時未受影響,但往後會否減少,需視乎肺炎事件的發展。
至於薪酬方面,三位人事顧問均表示,暫時各行業均未出現大幅度調整或「壓價」的情況。但周綺萍認為,肺炎事件來得太快,市場薪酬水平還未完全反映,往後會否出現下調壓力,要看肺炎疫潮能否及早受到控制,以及失業率的上升幅度。
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的今年首季臨時失業率為7.5%,較上月的7.4%微升,失業人數增加4100至26萬人,而就業不足率則維持在2.9%。
今次肺炎事件,失業率急升的情況主要出現於零售業、建造業、製造業和飲食業,但最新的失業及就業不足數字,並未及時反映自3月中香港爆發非典型肺炎以來,對該些行業所構成的負面影響。
政府估計,這些影響將在未來數月的數字逐漸反映出來,而較勞工密集的行業,如零售業、飲食業、旅遊業及其他各類消費服務,在就業方面或會出現較大壓力。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