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再,再而三的停課,究竟是否好事?復課便是不人道嗎?政府於周三宣布分階段復課的消息後,首當其衝的當然是一眾擔心子女安危的家長。部份家長對政府的措施表現懷疑,並會堅持不讓子女上課,避免受感染。
政府已為復課訂立了多項指引給學校參考,相信校方亦曾在停課期間就復課問題與家長保持溝通。至於分階段復課的決定,也顯出政府考慮到年紀較輕的學生未能有高度危機意識及判決能力。就學業進度方面來看,由於高年班課程比較繁重,若然繼續無了期地停課,可能會影響到公開考試,結果或會影響整個教育系統及時間,屆時可能對學生及家長帶來另一個問題。
不過就近日非典型肺炎肆虐的情況來看,疫症似乎沒有因為政府的措施(如:隔離病患者及與其接觸人士、將淘大E座居民隔離等)而得到改善,所以家長們才不放心將子女交給校方看管。而且學校是群體活動的地方,萬一當中有一個人受感染,那麼很可能導致全班、甚至全校其他人也受感染,家長的憂慮可以理解。
然而,觀乎停課期間,一眾年輕人也同樣三五成群到旺角、銅鑼灣等地,可見停課不代表學生會安坐家中。再加上在沒有人管束及指導的情況下,他們在戶外地方時也甚少戴口罩,反而增加受感染的機會。停課首個星期,他們或會安坐家中,但如果停課仍無了期地繼續下去,相信學生再也按捺不住苦悶的生活,會約朋友出街、唱卡拉OK等;這樣不是更加危險,家長不是更應關注嗎?也許回校與四十個人一起上課會有危險,不過有校方的高度戒備(包括勒令所有學校的人要戴口罩、勤洗手、盡量避免身體接觸及建議工友用一比九九漂白水作全面清潔),相信學校仍是一個能安置一批苦悶年輕人的好地方。
香港青年大專學生協會 蕭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