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絮語
儘管今年才過了三個多月,董太全副武裝到牛頭角下邨做義工的造型,肯定會成為二○○三年香港十大風景之最。
※
董太這個義工,如果不做,牛頭角下邨的居民不會恐慌,在前線工作而嫌保護衣物不足的醫護人員不會平添憤懣,商界人士不會評為「好負面」,以及說是「國際大笑話」,輿論也不會有這麼多諷刺、批評。
做義工做得如此不受歡迎,實世間罕見。
※
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到唐人街一間中餐館用膳,以平息肺炎在華人社區蔓延的謠傳;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偕夫人出席籌款晚會,以傳達「小心防範,如常生活」的信息。
這些政治人物並不是有太高的政治智慧,但董伯夫婦的政治智商近於零。董太全副武裝的探訪,傳達的是市民不能「如常生活」的信息,是向香港衰蔽的消費市道狠踹一腳。
※
民主黨促請政府改由曾蔭權發放抗炎資訊,行政會議成員田北俊予以響應。記者會上,董伯一臉凝重地回應有關詢問,表示「我們會盡量做好些」。顯示董伯仍堅持自己擔任抗炎總帥。
民主黨和田北俊的建議,實在反映民眾對董的慢和拖,而又霸住茅坑不拉屎,已感到極不耐煩了。
※
董伯在記者會上被質疑不夠果斷,他自稱「很果斷,但在果斷過程中,是深思熟慮」。
從過去一個多月來董對防炎的反應來看,如果這也算是「果斷」的話,那麼我們很難想像他「不那麼果斷」時,是慢與拖到甚麼地步也。
※
董伯談到決定學校復課時,被問及他的寶貝孫兒是否上學,他笑着回答:「我做這個阿爺,只懂得享受孫兒,無責任感……」。
香港的最大災難之一,就是董伯對香港有太多的「責任感」,而不能放手給其他官員去負責。
※
有輿論呼籲香港人在災難面前,要支持政府,不要太多批評,要萬眾同心去抗炎。
非典型肺炎不是地震,不是天災,它的災難主要是政府疏於防範,輕忽疫情,又怕得罪北大人而不敢面對現實而造成的。與其說天災,不如說人禍。現在災難已形成,面對災難,當要求市民與政府同心時,政府是否也要與市民同心,比如趕緊果斷推出救市措施,以及擱置二十三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