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可防排污渠播病毒

注水可防排污渠播病毒

港府前日公布U形污水渠為淘大花園爆發疫潮的「黑手」之一,各界紛紛向市民獻計,提出針對排污渠傳播病毒的預防方法。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昨在商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中建議,巿民可注水入廁所及廚房的U形聚水器,阻止污物倒流;以及維修大廈破損的排污渠或氣管。她又建議淘大居民一旦發現大廈喉管等有破損,應將窗門關閉及不要在天井晾曬衣服。
香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林康南則稱,若住戶肯定毋須在浴室洗地或不怕爆水喉水浸,封掉去水位亦無不可,但其實每個月倒入一公升水就可以防止隔氣裝置乾涸。

「要令我哋安心」
至於將浴缸改為企缸的住戶,或已拆掉隔氣裝置,開動抽氣扇時必須開門,以免造成室內負氣壓,抽入污水渠的病毒,但最徹底方法應是立刻裝上隔氣裝置。
而測量師公會發現,全港不少公屋的污水渠是安裝在屋內,風險比淘大更大,故建議將糞渠移到屋外。
香港醫學會副會長馮宜亮則建議,所有發燒的市民在沖廁時,應同時加入漂白水來殺菌,立案法團每日亦應撥出半小時,停止整座大廈的沖廁系統,用稀釋漂白水清潔排污渠。
不少淘大居民均認為,淘大報告和建議作用不大,尤其報告只為掩人耳目。E座住客劉小姐批評,「個報告只係向世衞交代,等佢整走個旅遊限制。啲建議一向都做開啦,當局其實要再跟進我哋(嘅健康)。你話冇歧視就假嘅,唔係淨係還我哋一個清白,重要令我哋安心啲。」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