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食:<br>港式泰菜傳統噓聲中打出名堂

露天食:
港式泰菜傳統噓聲中打出名堂

剛過去的周末,一眾香港人往山上湧,山頂出現長長的車龍,為的是要甩開口罩,享受一下清新空氣。今日帶大家走到郊外,閒坐露天食肆,呼吸一啖久違了的新鮮空氣,更可無拘無束的吃餐勁。

改良泰菜港人至愛
黃昌從事飲食業十多年,愛吃也愛創新口味,他自創的港式泰國菜,由當初不被泰菜行家所接受,到多間泰國菜館都用上他的做菜手法,證明了港式泰國菜在口味上有自己獨特之處。

正宗泰菜不合香港人
黃昌笑說,正宗泰國菜根本不合香港人口味,肉類會煮得像柴枝般又硬又乾,也辣得緊要。「泰國的天氣比香港更熱和濕,所以吃得辣是平常事。相對於香港天氣,就沒有需要吃得這麼辣,所以必須將泰國菜改良。」

港人吃泰菜三點
經過9年時間,黃昌找出港人吃泰菜的三個要點:新鮮、辣味適中和食法。「三點當中,很多人忽略了『食法』。泰菜不能吃得太快,要慢慢來吃,讓味覺慢慢習慣,這樣才不會辣得失去味覺。」

辣椒膏炒蟹$138
泰式辣椒膏是將大紅椒曬乾,去皮後加入蒜和香料攪拌。而黃昌所創的港式辣椒膏是將其中辣味減少,轉而配合蒜香和其他香料,效果比單一減少辣味好;但要加入不同材料,才能做到少辣而保持原有辣椒膏的味道。

香草蝦茸燴原條茄子
$50(2條)
這個燴原條茄子的汁料,本是用來做泰式帆立貝,但黃昌發現拼上蔬菜,效果相當好,於是在醬料中加入蝦米、蒜茸和泰式香草,令味道更加濃烈,適合味道較淡的茄子,不過,這款菜做法需時,所以必須隔日預訂才能吃到。

清邁清湯腩$50
清邁清湯腩的概念源自港式清湯腩,但換上泰國冬蔭功清湯,極為香口,而且冬蔭功湯帶來海鮮味。清邁清湯腩用坑腩做成,坑腩是牛腰中央,滑而爽口,但坑腩量不多。來貨不足時期,便須預訂。

泰醬手撕雞$18
泰醬手撕雞配以大量青瓜,黃昌指出,當感覺太辣時,只要吃一口青瓜,能解去辛辣感覺。泰醬手撕雞的醬料微酸而辣,令胃口大開,作為頭盤是最為適合。

忠誠茶座泰國菜館
電話:26645218
地址:大埔大尾篤村69號地下
營業時間:中午12時至下午3時;晚上6時至午夜12時。

衞生糖水店永不放棄豆腐花
老闆娘曾太話:「我試過賣紅豆沙、綠豆沙,但生意好差,最後發現豆腐花反應最好,便嘗試親手製造。」
曾太四處搜尋香滑豆腐花秘技,最後她發現,隔渣和衞生條件過程相當重要,她雙倍重複做隔渣工序,做足衞生,製成馳名大尾篤的湖景豆腐花。

豆腐花$9
曾太每天早上七時便開始洗淨大豆,浸8小時,然後沖洗隔乾。用水調勻生粉與石膏粉,隔去雜質,放進攪拌機中加水攪爛。用紗布隔去豆渣把剩餘的漿加水攪勻,用慢火煮滾至泡沫浮起3吋高。把浮面之泡沫隔去,去掉雜質。將調好石膏粉水攪勻,把煲至大滾之豆漿沖下。以毛巾蓋住鍋蓋,待凝結成豆腐花,用勺子隔去泡沫。

秘製沙嗲魚蛋$7
沙嗲汁是曾太在僅有的空閒時間自創,內裏加入蝦米、蒜茸、花生等材料,做出肉眼可見的真材實料沙嗲汁,這種沙嗲汁辣味一般,但相當香口,小朋友也適合。

湖景士多
地址:大埔大尾篤巴士總站對面
營業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10時

傳統盆菜多肉而不肥膩為上品
鍾立基自五、六歲時,已愛上盆菜,每知道村內做盆菜宴客,便急急腳走到圍村廚房,靜坐一旁,看着別人做盆菜,留意着村民忙碌地準備每個細節。直至十五、六歲,鍾立基有機會參與老師傅做盆菜,每有空閒時間,即鑽研盆菜的特別製法和技巧。
鍾立基笑說,當時香港認識盆菜的人不多,大部份盆菜只供應各鄉村喜宴,後來師傅退隱,他才自立門戶,將最傳統的盆菜帶出市區。
「吃完會說肥膩,就不合格。盆菜多肉而不肥膩,用蔬菜再滾也一樣香口,這就叫好味。」

家鄉盆菜$780(12人份量)
上數層則為雞、鴨、魚、蝦,中層為豬肉,最下層是容易吸收餚汁材料如蘿蔔、蝦乾、豬皮、枝竹等。

自創素盆菜$680(12人份量)
有了二十多年做盆菜的經驗,成績被法國美食會列為會士,鍾立基利用傳統製法和味感,自創了素菜盆菜。要早兩日預訂。

忠誠盆菜館
地址:新界大埔汀角路大尾篤村36B地下
電話:26626161
營業時間:上午11時半至晚上10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