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事件對香港經濟的傷害有多深,單看昨日滙豐、渣打、花旗三大銀行齊調低對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可見一斑;其中滙豐更料經濟損失保守計算會達一百四十億元,與評級機構標普同系的標普證券也將增長預測降至負百分之零點五。若此預測成真,香港將陷入衰退的局面。 記者:丘倩瑜、馮永堅、謝穎詩、中國組記者
【本報訊】滙豐銀行自肺炎事件後首次調低本港經濟增長預測,從原來的百分之一點六降至百分之零點五,並料香港經濟第二季會收縮,第三季也會有輕微負增長。該行經濟顧問梁兆基指出,若疫症能在一、兩個月內受到控制,本港旅遊業損失仍會高達六十億元,本地消費會減少約八十億元,總損失達一百四十億元。
《遠東經濟評論》則估計,香港經濟蒙受的損失額達一百三十二億元。早在滙豐之前,已有多家金融機構修訂原來的預測,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也公開承認,今年增長百分之三的希望相信會落空。在疫情打擊下,市民將要過一段緊日子,香港經濟也大有可能再陷入衰退。
此外,滙豐預期零售及旅遊相關行業會進一步裁員,失業率將急速惡化,年中達百分之八,下半年會維持在該水平。該行並將通脹率預測再調低半個百分點至負百分之二。
花旗集團也因應事件,將經濟增長預測,從原來百分之二點八向下修訂為百分之一。花旗高級經濟師羅祖儒指出,若在未來二、三個月內情況未受控,則該集團或需進一步調低預測。
渣打銀行相信,肺炎潮主要影響會在第二季反映,該行原估計今年增長為百分之三點五,現降至百分之零點五,以反映非典型肺炎肆虐的影響。恒生銀行高級經濟研究經理關永盛則表示,該行將調整預測,惟幅度仍待觀察肺炎事件發展情況而定。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也指出,儘管本港經濟增長會因疫症而短暫受到影響,若事件在三至六個月內受到控制,則本港評級將不受影響,但若事件持續,則政府的本地貨幣「Aa3」評級則可能受損。
另一評級機構標普信貸評級部調低本港經濟預測後,該機構旗下證券研究部也有類似行動,而且更悲觀。
標普證券研究部將增長率預測,由百分之三減低至負百分之零點五,是首家機構出現負數。標普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陳令勤表示,若疫症未能在兩季內解決,則本港今年的經濟增長或會低於百分之一,甚至出現衰退。
另外,由保險業聯會、投資基金公會及信託人公會合組的「退休計劃行業小組」致函特首董建華,反對有關停供或減供強積金的建議。小組指出,若此事屬實,現時超過三萬名強積金業的員工中,預計三至四成會受影響。
小組又表示,強積金計劃推行至今,投資於港元資產的比例遠高於至少三成的規定,約六成供款是投資於港股、債券及貨幣工具,為香港公司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一旦減少資金來源會影響市場穩定。
小組又指出,現時僱主的強制供款只佔營運成本百分之零五至一點五,停供或減供對僱主的幫助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