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何濟公」更好

玩「何濟公」更好

多才多藝是很多人的夢想,也是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期盼,這也是為甚麼我們的小孩從小開始就學習百般「武藝」,從鋼琴、小提琴、繪畫,到舞蹈、羽毛球、書法、國畫……。
不過,這倒不是香港家長特有的心態。英國大儒約翰彌爾(JohnStuartMill)的父親JamesMill的想法也差不多。他在小約翰只有三歲的時候就開始逼他學習難懂的希臘文,還要念那些經典的希臘哲學、歷史學巨著。結果他在七歲前就已經讀了柏拉圖的對話錄、希羅多德的歷史著作。
然而學希臘文只是第一步,在約翰八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又逼着他學習拉丁文、代數、自然科學、經典文學巨著等。甚至當約翰跟父親散步的時候,他的父親也不停追問他的學習進度。結果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已比很多三十歲的人懂得更多、思想更成熟。
只是多才多藝的彌爾錯過了一切童年該有的玩樂、歡樂回憶,也錯過了交朋結友的機會。據他在自傳中說,他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思想機器,連一絲感情也沒有。他更幾乎因為思想轉不過來,因為沒有朋友的支援而走上自殺之路。
也許彌爾的經驗太極端了,也許彌爾的父親要求太高了,但是孩子除了要學習這樣那樣的技術、這樣那樣的知識外,他們更需要的是有隨意玩耍的機會,他們更需要的是有跟其他小朋友無拘無束的交往玩耍的時間。讓他們學習一起玩紅綠燈、學習一起玩兵捉賊、學習一起玩「何濟公」,孩子的收穫可能更多更豐盛。
畢竟學習是一生一世的事,快樂的童年卻轉瞬即逝!
【強伯留言】暫別:多謝捧場。強伯有些雜務要辦,暫停寫五天,二十一日回來。小別勝新婚。

馬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