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贏京滬廈復飛權

國泰贏京滬廈復飛權

【本報訊】港龍反對國泰航空(293)申請復飛上海、北京及廈門3條內地線失敗。空運牌照局昨公布聆訊結果,港龍的反對理據被全盤否定,國泰可獲發出牌照,有限度經營上述3條航線,上海、北京及廈門分別獲准每周飛行21、21及3班機。牌照昨日生效,為期5年。

國泰歡迎牌照局的決定,港龍行政總裁許漢忠則感到極度失望。他認為裁決不公平,將與法律代表商討,研究日後可能採取的相應行動。相信該公司或會申請司法覆核。

港龍被指誇大財務影響
許漢忠對本報表示,非典型肺炎近期對港龍構成的衝擊,正好引證該3條主要航線受損,會令港龍其他二線航線支持不住,需要取消的論點。他認為此決非短暫事件,會帶來中長期深遠的影響,故牌照局的決定並未反映實際情況。港龍代表律師曾於本月7日去信牌照局,要求列入考慮。但牌照局認為事件不會對中港航空業構成永久影響,不作考慮。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表示,政府尊重牌照局的決定,但獲發牌只是飛內地線的其中一步,國泰還須向政府申請,成為中港航空運輸安排下的指定航空公司,並獲分配航權才可開辦該3條航線,政府亦需與內地方面商討修訂有關安排。
國泰復飛內地對港龍構成的財政影響,是今次聆訊的重點之一。牌照局認為,港龍估計國泰復飛後,將損失10億元收入是誇大其詞,亦不接納港龍估計流失56萬乘客的預測。
牌照局主席兼大法官石仲廉認為,國泰加入競爭當然會產生財務影響,但程度低於港龍預計;若國泰只是有限度復飛該3條航線,不會即時令港龍陷入財政危機。

內地需求足以支持競爭
另一重點是港龍一直強調國泰復飛,產生不符合經濟效益的重叠(運力、回報及有效經營)。石仲廉指出,港龍擬於年內增加該3條航線的班次,並預期內地市場今年增長18%,對該市場充滿信心,此論點實難成立。相反,他認為有關數據反映內地市場仍有空間可讓國泰有限度經營,港龍的盈利毫無疑問會受到影響,但不會低於合理回報的水平。
至於港龍提出有關《基本法》的論點,石仲廉認為牌照局不會就申請作政治考慮,發牌亦不會損害現有航空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