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學生亦要懂個人理財

理財智慧:學生亦要懂個人理財

剛公布的一至三月份季度失業率升上7.5%,勞動人口只有324萬人次。假設本港人口為700萬人,即每一名勞動人士便要供養2.16人。若再計入因非典型肺炎所招致的額外失業人數後,相信每一名勞動人口的負擔會更大,而失業人數開始再度回升,顯示出本港經濟調整期似乎仍未完結。
失業率回升,一般的香港市民心情自然沉重,但對於即將又或者仍然未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雖然未有直接的影響,但並不等於沒有任何壓力。
假如有申請政府的助學金或低息貸款的話,畢業後便要面對還債的壓力,若遲遲找不到工作,對於初出茅廬的畢業生而言,更是個令人沮喪的打擊。

償還貸款 負擔不小
本地不少大學生在求學時期,都會向政府申請免歸還的助學金或者是低息貸款,用來解決在求學期間財政問題,以便可以更專心於學業;不過,有不少學生未有好好利用這筆助學金或貸款,最終令畢業後的財政添上沉重的負擔。
現時很多人都在談論「個人理財策劃」,尤其是在認可財務策劃師﹙CFP﹚考試引進香港後,大量金融從業員都以考取這個專業資格為目標。很多人都存有誤解,以為個人理財策劃只適用於有錢人士,利用「錢生錢」之道增加收入。其實個人理財策劃對於任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現時在政府大幅削減對大學的資助下,學生的財政壓力會愈來愈大,加上現時課餘兼職的機會不多,在收入下降但開支上升下,學生們更應該好好的為自己的財政作好打算。
彭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