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配股未必利淡股價

陸叔理財:配股未必利淡股價

配股價很多時會出現折讓,故很多時會令股價短時間出現一定的沽壓,而沽壓的大與小及受壓時間的長與短,很多時是受折讓價多少,以及股份配售給甚麼人所影響。

近日市況淡靜,但仍有公司在淡市之中成功配股集資,除了反映出管理層的膽識外,亦同時顯示出這些公司本身的質素。
投資者不妨想一想,一間公司如果本身的質素不佳,又怎能吸引投資者吸納?而且配售股份行動所涉及的金額往往十分巨大,故在市況疲弱的情況下仍能成功配售,該公司自然有其吸引之處。因為現在一切炒賣概念基本上已發揮不出任何作用,基金經理、機構性投資者全面着眼於基本因素上,故業績表現不佳、業務前境欠理想的公司要在市場上集資,亦有一定的難度。
由於九七金融風暴後,不少公司進行配股集資,大多是為了償還債務,故配股集資在近年都被市場視為利淡的消息。
但其實,上市公司進行配股,未必全都為了償還債務,有些公司可能為了擴充或開拓新的業務,希望在市場上籌措資金,以協助新的項目得以順利進行。這些行動往往對公司的前景甚為有利。像滙控(005)近日收購美國Household,便是發行新股進行,分別只是滙控是以新股換取Household的股份,而有些公司進行配股時所套取的是現金,再利用所得的現金在市場上進行收購。
新收購回來的項目,如盈利表現理想,對公司的前景絕對是一項利好因素,好像滙控收購Household,市場的評級便十分正面。因此,如配股集資的公司能善用資金,投資者亦應該視之為一項利好的消息。

當然,由於配股的行動中,配股價很多時會出現折讓,故很多時會令股價短時間出現一定的沽壓,而沽壓的大與小及受壓時間的長與短,很多時是受折讓價多少,以及股份配售給甚麼人所影響。一般而言,配股折讓價大多為10%左右,如折讓價不超過此數,那麼股價的沽壓應不會太大。因為接貨者即時沽出所獲得的利潤不高,加上願意只折讓10%價格作出認購的投資者,大多會抱着長線投資作為目標。這些投資者亦通常都為基金或機構性投資者,因此投資者亦可對這些股份樂觀一點看待。當然,有些股份在一年內進行多次配售及以不斷透過其他行動集資,則另作別論。

勝獅是成功例子
以周一成功配售的勝獅貨櫃(716)為例,雖然勝獅今次的集資金額頗大,但是次配售竟錄得超過5成的超額認購,很多未能成功認購的基金亦只能在市場上繼續吸納,因此其股價未有跌穿其配股價的$2.15。另外勝獅配售所得的資金,主要作為一般資金之用,包括增持勝獅冷凍貨櫃46.22%股權、增持順德順安達太平貨櫃20%股權、償還因增持順德市勒流港貨櫃19%股權而墊付之銀行借款,以及成立青島太平貨櫃於青島經營乾貨櫃及特種貨櫃製造廠……所得的資金主要用在現有業務的擴展上,故此亦令股價向下的風險下降。
我相信勝獅股價在中線料仍可向好,長線目標價$3.5大可維持不變。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