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不把交易成本計算在內,在一般的情況下,當投資者購買股份的價格低於其沽出價的話,便可以從中獲取利潤,這種「低吸高沽」的投資策略就是長倉,也稱好倉。
不過,無論是先買後賣,又或者是先賣後買(短倉,亦稱淡倉),理論上並不會影響其回報,投資者只要能成功把手上所持有的倉平掉便可獲利,因此,投資者可以分別利用先買入後沽出,又或者利用先沽出後補回股份的方法,來賺取盈利。
當中,長倉是投資者最常用的投資策略。投資者在「開倉」時,先行在市場上購入相關股份,然後在股份價格升到某一水平時,再在市場上出售套現。這種投資策略最適合一些作長線收息的投資者,主要是因為當持有長倉後,投資者會收到由企業所派發的現金紅利,加大持有期的投資回報。不過,利用長倉策略的投資者,需要面對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當投資者購入股份之後,股份價格若未有如預期般上升,令到沽出價低於購入價時,便會出現虧損。
由於「沽空活動合法化」只不過是由90年代中才開始推行,加上短倉策略的成本一般會較長倉策略為高,所以短倉策略對散戶投資者來說並不普及,而一般而言,只有大戶投資者才會較喜愛使用短倉策略來圖利。
根據交易所每日所公布之統計,利用長倉買賣的投資活動,平均仍佔總成交達七成以上,顯示出市場上仍然是以長倉為主要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