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伯數天前公開「指令」楊永強局長要遏止醫療人員感染非典型肺炎的個案,正在奇怪這類科學加專業的問題如何可以經行政指令達到目標。肺炎的死亡個案突然上升到每天近十個人,治愈機會跌至八成,令人心寒。
天災猶可說,人為的失誤就不可原諒。港人對這場瘟災,已經開始無可奈何地接受,無論消息多壞,已不再進一步恐慌,開始如常生活;但深知情況失控的官僚,卻因為發茅而無所不用其極,置病人健康於不顧,對草民豈不是落井下石?
高永文說,醫管局已改變策略,為免病情惡化,即使有輕微病徵亦會落重藥,落藥會「愈來愈激烈」,有無搞錯!
這是醫管局的「策略」,這策略變相成為醫生的指令,目的是要遏止死亡人數,但醫療是科學,是個別醫生的經驗技巧,如何醫法必然是因人而異,而病人的意願與權益應該放在第一位,絕不為政治而服務,為策略而犧牲!
不論是中國或世衞的專家皆曾經指出,這類肺炎大多數可自然痊愈。筆者也不是在這問題上再說自然療法更好,只是病人有選擇的權利嗎?高永文的指示,即使有輕微病徵亦落重藥。也許,這樣做在總數上可遏止死亡人數,但亦也許只是官僚的一廂情願,更重要的是病人權益應放在第一位,由前線醫生與病人共商治療的方法,不是最好的嗎?大量的Ribavirin與類固醇,極傷病人的身體,遺下終身的後患,犧牲病人的健康換來醫療官僚一時的政策目標,算不算是傷天害理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