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幹部辭職從商的現象日趨增多,最早實行民營經濟的浙江省溫州市近日也有政府領導主動掛冠求去,下海從商搵真銀。但不同的是,這次辭官的高層領導竟有四人之多,當中包括兩名副市長。他們此舉不但轟動政壇,更成為當地一時佳話。
繼四十二歲的廣州市環保局長姜崇洲較早時棄官從商,到廣州某房地產公司就職去後,溫州市副市長吳敏一、林佩雲、市政府秘書長何包銀和副秘書長王運正日前同時辭職下海從商,並獲浙江省委組織批准。雖然只有吳敏一表明自己的去向,就是從商,但其餘三人也有很大機會走上從商之路。
在浙江省甚至整個中國,政府官員對於辭職從商一直是頗為心動的一個念頭,過去就有原外經貿部副部長谷永江當了華潤集團董事長。
既然一直以來僵硬的公務員體制有所鬆動,從商的成功例子又愈來愈多,官員從商所帶來的震動也就愈來愈少。
不過,一個省轄市的四名政府官員同時辭官,在地方政壇尚屬首次,而且這種事情發生在民營經濟最發達的溫州,人們連呼意外同時,亦難以令人相信這是一種巧合。
四十五歲的吳敏一是上海復旦大學管理學碩士,是兩年前被中央組織部派到美國哈佛大學學習考察的四名優秀幹部之一,能用英語演講。他出任溫州市副市長以來,成績顯著。甚至有官員認為,憑吳敏一的能力和政績,他在仕途上還會向上走,從商實在可惜。
不過,吳敏一表示,辭官的念頭是在今年二月溫州市長改選時產生的。當時他是市長候選人之一,如果當選了,就繼續留在溫州,如果落選,就辭官從商。
結果他選擇了「從商」。他認為自己掛冠而去是有自己的規劃。他把自己的一生規劃成三個階段:治學、從政、經商,現在正是開始第三個階段。
對於官員下海從商,內地傳媒存在不同意見。有的認為這是中國政壇上的一個突破,屬好現象,有助官員幹部發揮才幹,創造財富;但也有評論批評下海官員龍蛇混雜,不乏利用掌權時建立的「關係網」謀利益。
本報記者/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