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每日新聞》周四披露,航空自衞隊過去十六年來,一直秘密購買和部署了幾千枚CBU87/B集束彈。但防衞廳否認蓄意隱瞞。
報道指出,日本航空自衞隊鑑於集束彈威力較強,可用來對付入侵敵軍,遂由一九八七年開始花了約九億七千萬港元,從美國分批購入或由日本公司製造了幾千枚集束彈。
防衞廳發言人說:「我們從沒隱瞞要部署集束彈,預算文件沒提及,是因為我們向來不公布購買武器詳情。」另有官員強調,集束彈是合法武器,「很多國家都部署,如美國和中國」。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也開腔辯護:「集束彈是我國防衞政策的重要部份,我認為毋須放棄。防衞廳十五、六年前已開始部署,曾在基地開放日中展示過,所以並非秘密。」
但《珍氏防衞周刊》質疑日本部署集束彈的理據,指外國部隊倘登陸入侵日本,即意味自衞隊早已失去制空權,戰機根本無法升空投彈。
集束彈穿甲能力強,投擲後約有三成小炸彈沒有爆炸,在戰後幾年會像地雷般隨時威脅平民安全,因此備受國際反對。美英聯軍今次攻打伊拉克投下的集束彈,專家估計有六十四萬枚小炸彈未爆。
另外,日本橫濱一個建築地盤,周四發現約八百枚未爆炮彈和手榴彈,相信是日本皇軍二戰遺下的彈藥。
日本《每日新聞》/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