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不向私家醫院大量買位

醫管局不向私家醫院大量買位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已決定,不向私家醫院及診所大量買位以紓減非典型肺炎對公營醫院造成的壓力,只會向非緊急病人提供私營醫療服務的電話資料,由病人自行決定是否向私家醫生求診;有私家醫生批評,醫管局只顧面子,罔顧病人的權益。

私家醫生免費診症
醫管局高層表示,私家醫生提供協助的大前提是非典型肺炎及其他緊急的病人仍由公營醫院負責,而長期病患及長者等非緊急病人,醫管局會以月費形式向私營療養院買位,如此公營醫院就可騰出病床給非典型肺炎病人。專科門診的非緊急病人,則只獲派藥,並提供私家醫生的電話,由病人決定是否向私家醫生求診。
醫管局高層指出,公營醫院只會在無法應付的情況下,才會將小量緊急手術,如癌症及心臟病等轉介給私家醫院進行,費用逐次計算,目前只有一間公營醫院與私家醫院商討,轉介幾宗手術。
香港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表示,該會將在復活節後設立熱線電話,專科門診非緊急病人在取藥後可來電,轉介私家醫生,診症免費,但若要加藥則需另收藥費。

未正視超負荷問題
公共屋邨執業西醫協會主席蔡堅批評,醫管局只顧面子,對病人不公平,一些非緊急的病人,如糖尿病,若未有好好監察,隨時變成急症。
代表醫學界的立法會議員勞永樂亦指,醫管局未有正視公營醫院的超負荷問題,「到頂唔順至買位,已經太遲!」至於非緊急的手術被不斷押後,亦是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