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領導層料加速改革<br>中國外幣評級獲升級

新領導層料加速改革
中國外幣評級獲升級

【本報訊】鑑於中國在結構改革上取得實質進展,加上剛換班的領導層顯示當局有望加速國企及金融業等改革步伐,故標準普爾昨宣布,將中國的BBB長期外幣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正面」,這是該公司自99年中把其長期外幣評級由「BBB+」降為「BBB」後,首次將其評級展望調高,反映標普未來1至3年內,對中國評級的中線評估審慎樂觀。

肺炎料毋損外資流入
非典型肺炎流行,市場憂慮外商對中國的投資下降,但標普評級董事周彬認為,流入國內的海外投資勢頭仍然強勁,預期今年即使達不到去年水平,也相距不遠,現階段評論肺炎對投資的影響言之過早,事件或會對當前市況增添了複雜性,但毋損中國維持在海外投資增長上最強的地位。去年度,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總額達500億美元。
標普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顧國麟認為,中國的金融改革並非一帆風順,所以標普對一些領域也保留審慎的看法,但整體上改革給人積極及樂觀的展望,而且中國外債穩健,也較同級對手優異,惟標普希望中國在其他體制及透明度方面能加強發展。

5金融機構未同步升級
不過,標普對5家中國金融機構(中國、交通、建設、工商銀行及中信集團)的長期外幣評級展望,只確認為「穩定」,沒有提高為「正面」。標普副董事曾怡景解釋,中國銀行改革確有不少進展,但問題仍多,如呆壞帳偏高、盈利能力疲弱及準備金不足等,國有銀行商業化令來自國家的支持度減少,抵銷了商業化過程中帶來的利益。對於人行期望05年4行的不良貸款比率能降至15%的目標,他認為若單靠自身盈利增長很難達致。

中移動中海油評級升
標普將2家策略性銀行(中國進出口及國家開發銀行)的外幣評級展望調高為「正面」,同獲調整的3家企業,包括中移動(941)、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及中國海洋石油(883)。中移動董事長王曉初對評級獲提高表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