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攻陷後,首都巴格達、伊南巴士拉、伊北摩蘇爾和基爾庫克都爆發搶掠潮,巴格達市民上周六示威時高呼「我們要一個新政府」。
推翻侯賽因政權後,美國已計劃要修改伊中小學的教科書,要從小教導伊拉克人不好戰,知道侯賽因的暴政。伊北地區的小孩子,周一就重返校園上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言人說:「這表示生活開始回復正常了。」不過,孩子教育物資仍短缺。 路透社
搶掠潮下,一些伊拉克人大罵美軍帶來的不是民主自由、是搶掠,聯軍正招募原來警察復職,一起恢復治安。美軍在巴格達更開放了一座會堂庭院,當作用布縛住手腳的搶掠者的監獄,軍車和戰車在外把守。一名海軍陸戰士兵把一名囚犯的上衣拉起來蓋住他的頭,囚犯哀求放了他,美軍喝道:「閉嘴,我不是你的朋友。」商人阿里就說:「我們要治安。我們要開舖。我們不要這些賊匪。美國人必須採取行動。他們幹的是好事,但不夠。」 法新社
搶呀,搶呀,巴格達的搶掠潮,連國家博物館十七萬件文物也遭殃,滿載古籍(包括最古老的《可蘭經》)和歷史檔案的國家圖書館則毀於一炬。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土壤七千年孕育出來的文明變得支離破碎。大英博物館副館長沃克歎息,這是阿富汗前塔利班政權前年炸毀巴米揚大佛後另一場文化浩劫。周四,全球一流的考古學家將雲集巴黎,討論如何拯救伊拉克豐富的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計劃一兩周內到伊拉克實地考察文物受毀情況。 路透社
孩子重新上學,還要接受救援人員輔導,因為戰爭使他們常常發噩夢、心理重創。戰爭也使近三萬名伊拉克難民流離失所,等待重返家園。寄人籬下生活不好過,救援組織的工作人員說,伊拉克人在走難的日子「沒有電,伊朗人給他們冰,好讓他們的食物不變壞。」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