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戰事雖落幕<br>投資名言:投資環境未明朗

美伊戰事雖落幕
投資名言:投資環境未明朗

美伊戰爭近尾聲,有些人相信若戰事順利完結,除了可消除多個月以來困擾金融市場的一大不明朗因素外,亦有助重振投資及消費情緒,帶動環球經濟迅速走出困境。有人認為,91年波斯灣戰爭標誌着美股10年牛市的起點,那麼03年海灣戰事的結束,會否同樣為環球投資景氣帶來持久的振奮作用?

無論在政治、經濟及市場情緒等各方面的演變,兩次美伊戰事均不能相提並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根據「投資者情報」(InvestorsIntelligence)所作的調查顯示,於91年1月之前的連續26個星期,隨着美國加緊軍事部署,美國投資者大多看淡股市(看好對看淡的比例約為2比5),反映悲觀情緒十分濃厚,所謂物極必反,當時即使是一宗小小的好消息,也可以造成震撼性的利好作用。反觀03年的美伊戰事,由開戰前至今,連續25個星期,同樣的調查,結果顯示較多人略為看好股市,上周看好的比例甚至升至5成以上,暗示美國人民普遍預期勝券在握,因此單靠戰事完結所帶來的短暫樂觀情緒,將難以支持股市及經濟持久地向好。
美國出兵推翻侯賽因政權,除了要打壓那些以中東作為傳播恐怖主義基地的活躍分子,同時也意圖直接在中東核心建立長遠的政治及軍事戰略據點,為將來有效地推行其中東政策鋪路。鄰近伊拉克的各國,特別是敍利亞、伊朗及沙地阿拉伯,日後在其他的地區政治問題上,將面對嚴峻的心理威脅,需要向美國作出妥協。

國際從此多事
91年的海灣戰事,間接團結了包括大部份阿拉伯世界的全球各國,可是現時美英兩國直接介入伊拉克國家主權,卻同時破壞了與其他主要工業大國(尤以德、法、俄)多年以來所建立的夥伴關係,這種獨行獨斷的態度,如何能夠與提倡國際雙邊貿易的精神共存?環球貿易往來無可避免要面對倒退的威脅,對全球經濟增長將造成深遠的打擊。
美英將來會否或如何修補與這些國家之間出現的裂痕?如何維持伊拉克新政權及戰後局勢的穩定?該採取何種態度與中東鄰國保持關係?如何安撫反戰人士?能否遏抑種族與種族之間的仇恨情緒?這些問題都為未來的環球經濟形勢加添了更多的不明朗因素。

投資防守為上
年初我提出了組合適宜以優質的定息及保本工具為長線的核心資產,直至現時為止,這策略仍然十分可取。以AA至AAA評級的債券組合為例,現價息率仍可達4厘以上,年波動率約2.5%;一個A+評級的債券組合,現價息率則可達7厘,年波動率約為5%。基本上,現時環球並無任何潛在的通脹壓力存在,息口無疑將會繼續低企並傾向下調,美、歐、日等經濟大國於上半年的增長步伐幾乎已停頓下來,歐美央行短期內將有一定的減息壓力,而日本政府亦需要盡快想出如何重新啟動其經濟脈搏的方法。至於近期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擴散,除了已大大影響到亞太區內經濟的正常運作,對全球航運、旅遊及相關的零售消費行業,都構成嚴重威脅,投資者仍要為當前的環球形勢提高警覺。
如讀者有任何疑問,歡迎傳真至Citibank:29628880。
潘國光 Citibank環球
個人銀行服務投資研究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