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雙方發生爭拗,受罪的往往是年幼無知的子女。三十三歲的阿鳳不欲一對子女成為磨心,近日終於決定結束與同居未婚夫的關係,打算另遷他處,惟卻無法掏出一筆搬遷費用。社工將其個案轉介本報跟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助其三母子展開新生。
每當阿鳳與未婚夫吵得臉紅耳赤、互不退讓之際,總會有一個人誠惶誠恐的走出來認錯,那就是年僅五歲的兒子超仔。「佢見親我哋鬧交,就以為係自己曳,猛咁講:『唔好嘈,當我錯啦。』我真係驚再咁樣落去,會影響細路仔嘅心理。」阿鳳歎道。訪問期間,阿鳳亦要支開一對子女,以免影響他們的情緒。
阿鳳多年前在工作地方結識未婚夫阿成,並為他誕下一子一女,現年分別五歲及兩歲半。另外,阿成與前妻育有一名患有肌肉萎縮症的十歲兒子康仔,離婚後康仔交由阿成照顧,一家五口關係雖然複雜,但卻十分融洽,阿鳳更將康仔視如己出。
阿鳳表示,她與阿成原本均有工作,子女則託人照顧,惟約三年前阿成生意失敗,經濟亮起紅燈,由於兩人並非正式夫婦,所住公屋並無她與一對子女的戶籍,故此只有阿成與康仔合資格領取綜援。而她在誕下孻女後,一度外出工作掙錢,現已失業將近一年,一家五口只靠阿成父子一份綜援金維生。
「自從屋企經濟唔好,我哋成日為個錢字嘈交,嘈到感情都冇晒,我之所以忍咗咁耐唔搬,只係唔想康仔冇人照顧。」阿鳳表示,康仔於寄宿學校就讀小二,每逢周末返家度宿,惟因康仔四肢癱瘓,加上體重達八十磅,日常生活都要她與阿成合力照顧。阿鳳更因長期扶抱康仔,致令腰背及頸椎出現勞損,現要接受物理治療。
「我已經決定搬走,每逢星期六先返嚟照顧康仔,佢都好明白事理。我𠵱家屋都搵埋,不過只係畀咗五百蚊按金,其他雜費都攞唔出。」阿鳳幽幽地說。其個案由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轉介予本報跟進。
負責社工戴姑娘稱,阿鳳於上月底前往該會求助,向其表示家庭及經濟出現問題,當時阿鳳顯得頗為憂慮,她曾替其進行心理輔導。由於阿鳳需有住址才可申領綜援金,她遂代阿鳳致電本報求助,希望本報能夠給予經濟援助。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經了解後,撥款一萬元予阿鳳應付搬遷各項開支。
捐款編號:C0896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