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受非典型肺炎病毒侵襲,昨日又有九人病逝,再創單日死亡人數新高紀錄,累積死亡人數增至五十六人。正當國家主席胡錦濤也表示為群眾健康受威脅感到揪心之際,董建華政府卻仍舊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救市方案、出境檢疫措施、淘大花園調查報告均一再拖延,疫情愈嚴峻,政府反應愈遲鈍。特首董建華究竟在做甚麼? 記者:羅偉光、梁洵瑜
【本報訊】非典型肺炎疫情昨日再傳來壞消息,衞生署公布再有九人病故,其中最年輕的死者只有三十二歲。
醫院管理局署理行政總裁高永文強調,死亡數字上升與病人數目增加有關,他亦感到「唔開心」,但承認目前並無公認絕對有效的治療方法,專家會尋找最適當的治療方法,阻止死亡率增加。
醫學界為拯救病人努力,董建華政府卻唱慢板;各行各業在疫潮下叫苦連天,政府救巿措施仍只聞樓梯響。行政會議昨日討論救市方案,但政府未有公布任何好消息。據悉行會已就多項短期措施,包括寬減差餉、水費、排污費及房委會商場減租等達成共識,不過董建華堅持要待其他中、長期措施,如貸款基金的運作細節等也談妥,才由他在復活節前出台宣布「一籃子」救市方案。
連民建聯主席兼行政會議成員曾鈺成也發牢騷,他暗示港府已就多項短期救市措施拍板,若由他處理「立即公布都得」。
對於董建華是否反應太慢,曾鈺成說:「大家對快慢量度都唔同,我嘅快同董生嘅快都唔同。」不過他承認一些救市措施,如減租及貸款基金都涉及複雜細節,要時間討論,至於能否在復活節假期前推出救市方案,他坦言「唔知」,並反問「復活節係咪一個有神迹嘅節日吖?」
救市方案要從長計議,政府上周五公布的離境探熱措施,也遲遲未能落實。衞生署副署長梁栢賢昨在記者會上承認,還有一些技術問題要解決,尚未決定採用一層制還是兩層制方式。一層制以精密儀器作一次過檢疫,準確但不能廣泛應用;兩層制即先作簡單檢驗,發現旅客有發燒症狀才作詳細檢查,做法敏感度較低,卻方便為大量旅客探熱,他強調會在短期內公布執行細節。
至於淘大花園調查報告,據知早已完成並呈交政府最高層,但董建華卻一直擱置未有公開,亦未提交世衞組織。由於世衞表明,若淘大只是單一事件,會考慮撤銷針對香港的旅遊警告,故愈快公開報告對香港愈有利。據悉報告鎖定污水渠是傳播病毒途徑,有微生物專家表示,公開報告有助市民預防感染。
世衞西太平洋區發言人MaryLingad向本報表示,已組成了一個為數三人的專家小組,只需港府點頭便可以即時來港協助研究。衞生署發言人昨晚終表示,已邀請世衞專家來港。
港府處事拖拉早有前科,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之前多項應付疫情的措施,包括全港停課、家居隔離、公布疫廈等,港府均是在輿論一再施壓後才執行,令市民覺得政府後知後覺,加上與新加坡或澳門比較,香港反應明顯較慢。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認為,港府高層不是來自民間,難以快速掌握民情,因此推出措施時間總是慢了一步。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認為,港府之前對疫情危機評估不足,因此病毒在社區擴散後便手忙腳亂。
昨日再有四十二人證實感染非典型肺炎,包括十一名醫護人員,而昨日九名死者當中,四男一女為長期病患者,年齡介乎四十五歲至八十四歲,其餘為一名四十五歲男病人及三名分別三十二歲、三十四歲及三十七歲的女病人,分別在伊利沙伯、瑪嘉烈、聯合及威院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