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歎慢板」要歎到甚麼時候呢? - 盧峯

蘋論:「歎慢板」要歎到甚麼時候呢? - 盧峯

真不明白怎麼特區政府到了現階段、到了現時情況非常嚴峻的時候依然歎慢板、依然在議而不決,難道特區政府對抗非典型肺炎的策略就是望天打卦嗎?

措施拖拖拉拉
就以機場檢查旅客體溫的措施為例。上星期五已公布將實施這項措施,可過了好幾天還沒有甚麼瞄頭,甚至連採用怎樣的探熱方法還在研究、還在考慮。像這樣左顧右盼、不能迅速落實防疫措施的態度,怎麼能穩住公眾的信心、怎麼能挽回國際社會的信心呢?難道特區政府就等大部份國家都拒絕香港居民入境才落實有關的檢查措施嗎?
又以紓緩非典型肺炎對經濟的影響為例,有關的影響早在三月下旬已開始看到。不僅港商在海外展銷及招商的活動受到阻礙,不僅旅遊業、零售業、飲食業的生意額大幅下降,甚至已有部份公司因難以支撐下去而開始裁員減薪或倒閉。然而特區政府卻到現在還沒有拿出甚麼像樣的救市措施、救市建議出台,當然更談不上甚麼實際的幫助。

政府從無表示
有的只是不着邊際的空言、有的只是在「考慮中」、在「積極研究中」之類的託詞。當本地經濟正以驚人的速度下滑時,怎容得下特區政府猶豫不決、怎容得下特區政府繼續撒手不顧呢?難道特區政府要等到電影院、商場、酒樓食肆都空無一人時才拿出方案來嗎?到時候本地經濟還能恢復過來嗎?
更讓人奇怪的是,特區政府甚至連該向市民發出甚麼訊息也沒有弄清楚。要是特區政府認為目前的防疫措施已足夠,市民該盡量如常過活,那特區政府的高層官員理應像新加坡總理吳作棟那樣外出吃飯、消費,為消費市道打打氣。要是認為疫情仍未受控,那自然該進一步加強防疫措施及進一步加強對市民的警告。可特區政府卻甚麼都不說,就像叫公眾聽天由命那樣,這怎不讓公眾更焦慮、更無所適從呢?
我們明白,對抗非典型肺炎最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合作。但當我們的政府在對抗疫情、對抗疫症的經濟影響都遲疑不決、都在歎慢板時,怎麼能有效凝聚社會力量及資源對抗這場世紀疫症呢?
﹙圖﹚政府「抗炎」行動議而不決,航空公司只好派員為乘客檢查體溫。區民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