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此刻像中頭獎」<br>被俘7美軍驚心21日

「我們此刻像中頭獎」
被俘7美軍驚心21日

窗外是自由的天空,腳下是伊拉克土地,美軍七名獲救戰俘周日在飛往科威特的「大力士」運輸機上,回想長達三周的階下囚生涯,雖然未受酷刑虐待,卻常面對死亡陰影,現在終於自由了,不禁有淚有笑。戰俘楊格說:「我們此刻就像中了一生的頭獎。」

米勒、埃爾南德斯、赫德森、賴利與女兵約翰遜隸屬陸軍第五○七維修連,三月二十三日在伊拉克南部納西里耶一次伊軍突襲中被俘。威廉斯和楊格所乘「阿帕奇」直升機翌日在卡爾巴拉附近被擊落,後遭一群武裝農夫俘擄,同給送往巴格達一所監獄。

有棒打有盤問從沒酷刑
被俘初期是最難受的,他們投降後都給拳打腳踢一番才被蒙眼綑綁。米勒說他亦遭棒打背部:「我當初以為他們要殺了我。我被捕後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要殺了我嗎?』他們說不,我當時仍然不信。」
威廉斯和楊格更受示眾之辱,那些農民把他倆扔進貨車,交給伊拉克當局途中不時停車打開車門,向眾人展示他們捉了美國人。
約翰遜是女兒身,比同袍得到較溫柔的對待。她和另外兩戰俘的槍傷都得到手術治療。她說:「一名醫生多次對我說,他們善待我就是想證明伊拉克人是講人道的。」

三餐有茶飯間中吃雞肉
在巴格達的監獄內,他們都被分開囚禁,要穿上骯髒的間條囚衣,每天有兩餐至三餐吃,有水有茶有飯有麵包,間中還有雞肉。他們睡在水泥地上,有毛氈蓋,但不能外出做運動或者洗澡。他們亦經常要接受盤問,但沒有以酷刑拷問,只是守衞最初對他們兇惡,不時奚落他們。
他們雖希望同袍來營救,卻擔心聯軍不知就裏轟炸監獄。隨着轟炸地點愈來愈近,他們在十多日後轉移關押地,之後像人球般轉了七、八個地點,有時是政府建築物,有時是私人住宅。

守衞後期夾錢買藥相贈
每次轉換關押地,處境都會好一些,少了分開囚禁,守衞也較同情他們,到了最後在巴格達以北薩邁拉鎮的房子,守衞還自己夾錢買食物和藥物給他們。約翰遜卻擔心美軍找不到他們:「我那時相信他們會殺掉我們。」
曙光卻在此時突然來臨。一名伊拉克男子周日找美軍海軍陸戰隊通風報信,叫他們來接走戰俘。加拿大《國民郵報》隨軍記者費希爾說:「戰俘馬上都哭起來,欣喜異常,說能再與美國人說話多好。」他指那部隊原想在當地巡邏一會就走,卻碰上那男子,實在「出奇地好運」。

兒當總統也沒這刻高興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比軍方更早報道這好消息,戰俘家人聞之無不欣喜若狂。「就像聖誕、新年和所有東西混在一起。」楊格的父親說:「就算兒子當了美國總統,我也不會像此刻欣慰。」總統喬治布殊亦對七人獲救表示高興。
綜合外電報道

女戰俘約翰遜腳部受傷,抵達科威特後要由同袍攙扶下機。 美聯社

其中一名獲救美軍戰俘埃爾南德斯在德州的父母,聞悉喜訊後與朋友喜極相擁。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