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蛐蛐叫 - 李登

聽蛐蛐叫 - 李登

有句北京俗語,說某人「聽蛐蛐兒叫去啦」,意思可不是他真去了聽蟋蟀叫,其實是說他死了,這是委婉一點的說法。
蛐蛐就是蟋蟀,跟死怎會扯上關係?原來墳地蟋蟀挺多。不必說,北京八寶山的蟋蟀叫得再好聽,誰都不會吃飽了撐的跑去荒山墳頭,跟遊魂野鬼湊在一塊聽秋聲。
但話又說回來,這年頭時興火葬。身後留下的可不是一抔黃土,而是一把骨灰,裝在個蓋得嚴嚴實實的甕裏,遠遠離開了墳場。所以哪怕趕上涼秋,張國榮這會子亦哪聽得見蟋蟀叫。
死另有委婉的說法是「翹辮子」。辮子本來總向下垂,哪會翹起?據說清朝劊子手殺頭,必先抓住犯人辮子往上一揪,讓他脖子隨勢給扯直,這時就窺準他的算盤珠骨嚓的一刀,人頭自應聲落地。因此說誰的辮子要不垂而翹,就是死到臨頭。翹辮子是上海俗語,另有個說法是「曲辮子」。以前上海人罵初到滬上的鄉下人是豬玀,因豬尾巴常蜷曲成圈狀,一如辮子,於是又借曲辮子挖苦鄉下人。日久這詞兒變成罵語,就再引伸作死人解了。
死,固人生難免,只是佔着茅坑不拉屎的領導,誰都巴不得他們提早翹辮子。我們的老爺子,侯賽因正欠個伴兒,您老不如跟隨他,也聽蛐蛐兒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