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貿易發展局昨日就備受爭議的4月底展覽一事公布最新進展,結果只獲得450家參展商參與,相當於總數的8.7%;900家參展商決定退出是次及7月新增的展覽,佔總參展商數目的17%。
貿發局較早時在中小企反對下,決定維持在4月底主辦包括家庭用品、禮品及贈品的綜合展覽,並在7月增辦一次同類型的展覽會,以便本港廠家接單。該局昨公布,共有4717家參展商回覆有關參展的事宜,只有450家參加月底的展覽,不過逾3500家表示會參加7月份的展覽;170家則出席2個展覽;900家退出參展。貿發局表明,將全力推廣該兩項展覽會,令參展商可與更多買家接觸。
不過,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唐英年昨於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表明,自非典型肺炎爆發後,多個國家或地區都對香港有很大的成見,在未找到病源及控制擴散前,大力向海外宣傳香港優勢是「浪費金錢」。
不過,投資推廣署昨向工商事務委員會提交申請未來5年額外撥款2億元的文件,交代該2億元的用途,除在有潛力的市場聘當地顧問作代表、增設專責小組統籌投資推廣大使的活動外,更提及將於非典型肺炎事件解決後,為「重新推廣香港」提供資金等。
對於有議員擔心世界衞生組織把香港與廣東省「視為一體」,將削弱香港的競爭力,唐英年表示,香港政府已向世衞表明兩地為獨立個體,並會繼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另外,唐氏指出,政府會繼續保持高透明度,向本地的外國商會及外地發放關於非典型肺炎的最新進展,以保持外資對香港的信心。
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其後補充,直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外資企業因此事而撤離香港,原因之一是對任何企業來說,來港設總部是一個長遠的計劃;其次是不少外資都希望以香港作跳板踏足中國,分享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
他又承認在某些國家發出不要到港的呼籲後,不少外資都延遲或取消來港進行商業活動,但這只是暫時現象;由於中國企業也要借助香港衝出海外,他相信待肺炎事件解決後,香港的投資環境和優勢便會回復正常。